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青春暖流润羌乡,三部曲情系龙潭湾

发布时间:2025-07-27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亲切的问候在农家小院响起,锅铲的翻动声伴着饭菜香气飘散,新鲜的蔬菜从田间装筐待运……2025年7月中旬,西南石油大学“羌韵-永笙星火”实践队扎根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永安镇龙潭湾,奏响了关爱乡村“一老一小一农”的青春三部曲。实践队以精准需求为导向,相继开展了深度入户慰问、暖心爱心午餐、躬身助农实践三大专项行动,累计走访20余户高龄及独居老人,精准收集需求30余条,亲手烹制送达爱心餐15份,协助农户采摘时令蔬菜200余斤,并积极献策拓宽农产品销路,用“小而实”的青春行动,在北川沃土上书写了温暖的担当篇章。
  一、入户慰问听心声:精准对接需求,传递青春关怀
  实践的第一步,是走进家门,倾听心声。队员们深知,有效的关怀始于精准的了解。实践队分组深入龙潭湾20余户高龄、独居及困难老人家中,开展细致的入户慰问。队员们带着真诚与耐心,与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像家人般亲切交谈。他们不仅送上米、面、油等精心准备的生活慰问品,更通过结构化的问卷访谈和开放式的深度交流,用心聆听老人们的所思所盼。队员们认真记录,共梳理出有价值的具体需求与期盼30余条,为后续精准服务提供了详实的“需求清单”。在走访过程中,队员们不仅仅是记录者,更是行动者。他们主动为老人整理居室,打扫庭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一句句暖心的问候,一次次俯身的倾听,让老人们感受到被尊重、被关爱的温暖,青春的关怀直抵心坎,也让队员们对乡村养老现状有了更深切的体察。
  二、爱心午餐暖胃更暖心:青春炊烟解忧难
  在走访中,队员们发现部分高龄、行动不便的老人存在“做饭难”的问题。为此,实践队迅速启动“暖心助餐”行动,将关怀落实到一餐一饭。
  队员们自购新鲜食材,挽起袖子,在农户家的灶台前忙碌起来。洗菜、切配、掌勺、装盒……他们化身“炊事员”,亲手精心烹制适合老年人口味、营养均衡的爱心午餐。烹制完成后,队员们顾不上休息,第一时间将热气腾腾的饭菜打包好,亲手送达到15位行动不便老人的家中。当老人们接过这份饱含心意的午餐时,脸上洋溢的笑容是对队员们最好的回馈。
  送餐不仅仅是食物的传递,更是陪伴的开始。队员们利用送餐契机,陪伴老人共享温馨的午餐时光,在饭桌上继续倾听他们的故事,聊聊家常。一顿简单的饭,吃出了家的味道,传递了浓浓的温情,有效缓解了老人们的孤独感和生活不便。
  三、青春助农促振兴:田垄挥汗采摘,智慧献策拓销
  响应乡村振兴号召,实践队的脚步从老人家中迈向龙潭湾生机勃勃的田间地头,开展实实在在的助农服务。
  躬身田垄学农技:队员们戴上草帽,换上便装,在农户的悉心指导下,躬身入局,认真学习本地时令蔬菜的辨认、采收、分拣技巧。从生疏到熟练,大家分工协作,顶着烈日,挥洒汗水。实践队分成小组,穿梭于菜畦之间,小心翼翼地采摘成熟的果实,仔细分拣,整齐装筐。经过共同努力,200余斤新鲜优质的蔬菜顺利完成采收。汗水浸润泥土,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稼穑之艰”与农产品的来之不易。
  智慧赋能拓销路:采摘间隙和结束后,队员们与农户深入交流,了解当前蔬菜销售面临的渠道窄、信息滞后、品牌弱等瓶颈。基于调研,实践队充分发挥青年学子的知识优势,提出并着手实践多项“小切口”助农建议。
  “这些大学生娃娃,来家里看我,陪我说话,还给我做饭送饭,太贴心了!”龙潭湾的张奶奶感动地说。而参与采摘的农户李大哥则表示:“学生们干活不怕脏不怕累,还教我们用手机拍视频、上网卖菜,给我们打开了新思路!”
  西南石油大学“羌韵-永笙星火”实践队在龙潭湾的“三部曲”实践,是青春力量服务乡村的生动写照。从入户倾听的恳切,到灶台升腾的烟火;从田间挥洒的汗水,到指尖跃动的智慧,队员们以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诠释担当。他们不仅为老人们送去了物质关怀与精神慰藉,缓解了农户的生产压力,更在服务中深化了对乡村的理解,锤炼了知行合一的本领。这浸润着汗水与温情的青春实践,如同点点星火,在羌乡永安的土地上,汇聚成助力民生改善、赋能产业发展的蓬勃力量,照亮了新时代青年服务国家、振兴乡村的奋进之路。
作者:陈明江 来源:羌韵永笙星火实践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