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盛典,党旗高扬。在七一建党节这个特殊的日子,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本草先锋”赴杭州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专访了章荣根、章恒本两位老战士,实践团成员静静聆听老战士口中的抗美援朝故事,在峥嵘岁月的回溯中重现历史细节,于字里行间重拾红色记忆。与此同时,实践团成员在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阳陂湖社区开展了一场以“铭记烽火岁月,赓续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的七一特别宣讲活动。30余名小学生参与此次活动。
一、烽火照初心:勋章里的岁月密码
在七一建党节这天,实践团有幸走进老战士家中,聆听那些藏在岁月褶皱里的故事。
章荣根老战士讲述的保家卫国故事里,藏着太多湮没在岁月尘埃中却从未褪色的英雄身影。宁波慈溪的战场上,张时万带领战士雷霆出击,十分钟内奋勇歼灭四十余名日军,用速度与果敢书写战场传奇;大鱼山岛的海风中,七十名勇士面对五百名日军的疯狂围攻毫无惧色,以血肉之躯硬撼强敌,激战中歼灭三百余名日军,最终六十余人壮烈牺牲,剩余战士宁死不降,毅然跳海明志,让忠魂与海岛共存;长津湖的冰雪间,杨根思抱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用生命诠释“人在阵地在”的誓言——零下四十度的极寒里,志愿军战士们身着单薄棉衣,嚼着冻硬的土豆充饥,却始终如钢钉般钉在阵地上,让冲锋的号角在风雪中从未断绝。还有无数如他们一般的英雄,或许未曾在史册中留下姓名,或许连一张清晰的照片都未曾留存,但他们用热血与生命将“家国”二字深深镌刻进山河大地,让每一寸土地都铭记着忠诚与担当。这些穿越烽火的故事,正是英雄们用生命写就的精神史诗,让我们在岁月流转中依然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与信仰的力量。
章恒本老战士胸前的胸章和荣誉灼灼生辉。1949年参军的他,从解放浙江到奔赴西南,再毅然决然踏上抗美援朝战场,步履始终坚定向前。“上甘岭的坑道里,我们用小铁锅煮草充饥,心中却坚信一定要把阵地守住。”即使条件艰苦,他与战友们心中的信念之火也从未熄灭。

这些穿越烽火的故事,恰是献给七一建党节的赤诚礼物。老战士们用生命践行的忠诚与坚守,正是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生动注脚。当他们的讲述与党旗的鲜红交相辉映,我们更懂得:今天的盛世安稳,是无数先烈用热血浇筑的基石;而赓续这份精神血脉,便是对建党初心最坚定的回应,对英雄岁月最深情的告慰。

二、星火向未来:童声里的信仰接力
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丁娅琳通过知识问答的形式,为在场的小学生们介绍了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通过一次次抢答环节,仿佛将现场带回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烽火岁月。学生们在紧张又刺激的抢答环节中,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更加真切地体会到当年志愿军战士在枪林弹雨中书写的峥嵘与艰辛。小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向志愿军战士们学习,向英雄学习,克服一切困难,为祖国、人民幸福做出贡献。

叶玉献老战士带着满身勋章与滚烫记忆,将深藏心底的肺腑之言化作宣讲台上的赤诚分享,让红色基因在生动互动中生根发芽、代代相传。两首高昂的战歌从他口中迸发,生动地唱出了战争的艰苦卓绝与战士们必胜的决心。台下的小学生们认真聆听,稚嫩的脸庞上写满对英雄的崇敬,更藏着着红色基因薪火永续的希望。

七一建党之际,为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践行爱国主义精神,实践团成员将红色传承融入手工制作,以拓印扇为独特载体,带领小学生们重温历史、致敬先辈。活动中,小学生们循着“选扇面、夹模板、印图案、看成果”等步骤有序操作,一幅幅生动的拓印扇完美呈现。这些作品在七一这个特殊节点,成为红色教育的鲜活注脚。我们以手工为桥,让历史不再遥远,让精神照进现实。
拓印结束后,小学生们迫不及待地展示了自己的作品,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对祖国的赤诚热爱。小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次手工活动意义非凡,他们定会铭记历史,将烽火精神代代相传。最后小学生们与叶玉献老兵同台合影,用镜头定格下这意义深远的瞬间。

三、从烽火到星火:初心与信仰的接力实践总结
最好的传承,是让历史照亮未来;最深的告慰,是让精神永续薪火。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本草先锋”实践团已经连续三年开展以“铭记红色历史,传承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今年,实践团借“七一”契机,通过“老兵口述+红色宣讲+本草抗战史”相结合的方式,继续构建“老战士-青年学子-少年儿童”的精神传承链条。飘扬的党旗时刻指引实践团的方向,实践团期望通过深入交流,更借助媒体传播与社会合力,让爱国主义精神永续流传,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