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18日,广东海洋大学全力“渔”赴突击队在钟赛意教授、蔡静俏副教授的指导下,携带以鱼副产物为原料制成的富肽功能饲料和食品,奔赴吴川市博铺街道开展“百千万工程”活动。突击队以罗非鱼精深加工及副产物高值化利用为核心,兼顾罗非鱼优化养殖指导,通过座谈共商、实地调研、技术推广等举措,为当地渔业产业升级注入高校智慧,为“百千万工程”与乡村振兴提供加工领域的专业支撑。
强强结对,谋划产业发展大计
全力“渔”赴突击队的全体成员均来自广东海洋大学海洋食品功能因子与营养健康团队,该团队依托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由该校科学技术部副部长钟赛意指导。该团队致力于鱼副产物的梯度利用,即根据鱼副产物的性质、成分和价值,采用不同的加工技术和工艺,将其转化为多种高附加值的产品,如即食食品、生物活性物质、富肽功能饲料等,从而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博铺街道依托其三江汇聚的天然禀赋,深耕淡水养殖产业。其主打养殖的罗非鱼不仅成为吴川市“预制菜”核心原料,更成为当地建设“烤鱼之都”的重要支撑,以特色农业赋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破解罗非鱼产业发展瓶颈,开辟“养殖+加工”的融合发展新路,博铺街道自2024年起与广东海洋大学全力“渔”赴突击队实现校地携手,推广罗非鱼副产物的加工和综合利用,至今已达第2年。
座谈谋篇,共绘校地合作蓝图
活动首日,博铺街道办事处内暖意融融。博铺街道团工委书记麦日锐热情迎接突击队,详细介绍了街道概况。麦日锐指出,作为渔业重镇,博铺街道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悠久的罗非鱼养殖历史,但近年来面临着养殖技术更新缓慢、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亟待突破瓶颈,实现产业升级。
突击队负责人庞宇韬随后发言,阐述了全力“渔”赴突击队的组成背景、助力“百千万工程”建设的目标与计划。庞宇韬表示,突击队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鱼副产物为切入点,将技术融入到养殖与深加工中去,通过走访调研、技术讲座及产品推广,全方位帮扶博铺街道罗非鱼产业,助力当地渔业高质量发展,为“百千万工程”添砖加瓦。
图1 见面交流会合照
田间问计,深探养殖一线困局
交流会后,突击队成员迅速行动,深入博铺街道各罗非鱼养殖场。他们穿梭于鱼塘边、养殖场内,实地查看养殖环境,与养殖户促膝长谈。从鱼苗投放密度的精准把控,到饲料选择与投喂量的科学计算;从水质日常监测与调控,到疾病预防与治疗的科学方法,突击队成员详细询问养殖户在日常养殖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同时,突击队成员也了解到:近来罗非鱼养殖市场低迷,成鱼收购价格不理想;本地罗非鱼产业以养殖为主,缺乏精深加工技术;养殖户及当地群众对副产物价值认知不足,多将鱼鳔、鱼骨等丢弃。通过深入走访,突击队成员收集到大量一手资料,精准掌握了养殖户们在实际生产中面临的困境,为后续开展针对性技术指导与服务筑牢基础。访谈结束后,突击队成员向养殖户赠送了以副产物制成的富肽功能饲料以供试用,直观展示副产物加工利用的可行性。
图2 突击队成员实地查看养殖环境
技术传经,点亮产业升级之光
为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突击队举办了罗非鱼副产物利用讲座。突击队成员刘浩在讲座中指出当前罗非鱼副产物资源浪费严重,提及罗非鱼副产物的巨大潜在价值,传授鱼副产物的分类利用方法,如提取生物活性物质、制作富肽功能饲料、生产海洋阿胶食品等,并提供产品进行试用、试吃,为养殖户打开了除传统养殖外的增收思路。
图3 突击队成员刘浩讲解罗非鱼副产物利用技术
此外,突击队举办了罗非鱼优化养殖技术讲座。突击队成员杨濠玮结合调研中收集的问题,讲解科学投喂的时间节点与分量把控,分享鱼病预防的关键时期与应对方案,并介绍自主研发的富肽功能饲料,推广富肽功能饲料的配套养殖技术。
图4 突击队成员杨濠玮介绍罗非鱼优化养殖方法
同时,突击队成员向观众发放精心编写的罗非鱼养殖手册。养殖手册图文并茂、内容详实,将先进技术与本地实践相结合,覆盖罗非鱼养殖的各方面疑难点,让观众在翻页间便能找到解决难题的钥匙。
总结蓄力,共赴长远发展之约
活动尾声的总结会上,博铺街道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骆伟雄、团工委书记麦日锐与突击队成员齐聚一堂,复盘成果,共话未来。街道领导对突击队的专业帮扶给予高度认可,认为此次合作不仅解了养殖户的燃眉之急,更指明了产业升级的方向。
双方约定,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深化校地联动,让高校的科研优势与地方的产业基础深度融合。未来,双方将加强对鱼副产物的利用,共同推动博铺罗非鱼产业突破“重养殖、轻加工”的局限,进而从“好”向“优”、从“优”向“强”迈进,让这条“鱼”真正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致富鱼”。
图5 总结会合照
此次校地携手,既是高校服务地方的责任担当,也是“百千万工程”中产学研融合的生动实践。广东海洋大学全力“渔”赴突击队以专业智慧为笔,以实地行动为墨,在博铺街道的渔乡大地上,书写下助力产业振兴的鲜活篇章。
供稿:杨濠玮、潘旭思、庞宇韬、林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