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7日起,石河子大学药学院“药济边疆,文润童心”实践团奔赴图木舒克新图木舒克人杏花社区,针对双职工家庭儿童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陪伴活动,并积极传播中医药文化。此次活动在三师团委的大力支持下,为孩子们带来了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时光。
在户外锻炼环节,实践团组织孩子们进行了篮球、羽毛球运动,并开展了趣味游戏。篮球场上,孩子们身姿矫健,积极奔跑抢球,尽情挥洒汗水;羽毛球场地中,他们挥舞球拍,羽毛球在空中来回穿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趣味游戏时,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声回荡在社区的每个角落,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与竞争意识。
室内活动同样精彩纷呈,处处洋溢着孩子们的热情与专注。书法与绘画区域,孩子们围坐在一起,眼神中满是期待。他们小心翼翼地拿起毛笔,蘸上墨汁,在宣纸上一笔一划地练习,有的孩子眉头微蹙,专注于每一个笔画的走势;有的则面露笑容,享受着笔墨带来的乐趣。绘画的孩子们更是发挥想象,五彩斑斓的画笔在画纸上跳跃,天空被涂成了梦幻的紫色,小草长出了翅膀,一个个充满童趣的世界在他们笔下慢慢呈现。在钢琴学习的角落,实践团成员坐在孩子们身边,逐键讲解音符的奥秘。孩子们瞪着好奇的眼睛,小手在琴键上试探着按下,当清脆的声音响起时,他们脸上立刻绽放出惊喜的笑容,随后更认真地跟着节奏练习,稚嫩的指尖下流淌出的简单旋律,虽不娴熟却充满了生命力,为社区增添了一份独特的文艺气息。而在折纸活动中,孩子们的小手格外灵巧,一张张普通的彩纸在他们手中被反复折叠、翻转,有的孩子一边折一边念叨着步骤,有的则请教志愿者小老师,不一会儿,栩栩如生的千纸鹤、展翅欲飞的青蛙、精巧别致的小船便摆满了桌面,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他们的耐心与创意,动手能力与创造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
红领巾小课堂上,实践团成员为孩子们带来了干货满满的中医药知识课程。他们先是拿出枸杞、大枣、桑葚等常见药材,向孩子们详细介绍这些药材的外形特点、生长环境和基本功效,让孩子们对身边的中药材有了直观认识。随后,实践团成员手把手教孩子们浅学把脉,讲解把脉的基本手法和部位,孩子们好奇地伸出小手互相尝试,感受脉搏的跳动。此外,成员们还生动地讲解了四君子汤的组成,即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以及其益气健脾的功效,让孩子们对中医药方剂有了初步了解,在心中播下了传承中医药文化的种子。
普法课堂中,实践团成员结合生动案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科普了多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要点。针对校园霸凌,他们讲解了霸凌的危害和应对方法,引导孩子们友好相处、勇敢说“不”;对于未成年纹身,详细阐述了纹身对未成年人身体和未来发展的不良影响,提醒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在网络诈骗和直播打赏方面,通过具体事例剖析了常见的诈骗手段和非理性打赏的后果,增强了孩子们的防范意识。这些内容让孩子们对法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提升了自我保护能力,引导他们知法、懂法、守法。
此次系列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双职工家庭儿童的假期生活,在陪伴中助力他们全面成长,同时有效传播了中医药文化与法律知识。石河子大学药学院“药济边疆,文润童心”实践团衷心感谢三师团委的大力支持,未来也将继续开展此类有意义的活动,为边疆地区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