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6月25日至29日,广东财经大学“湾风新语”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在张琼教授、黄少芬辅导员的带领下走进广州市番禺区沙湾古镇,开展主题为“家训传薪·云端续脉”的新媒体赋能沙湾家风文化传播实践活动。团队创新运用大学生综艺、h5交互产品制作等形式,深度挖掘沙湾古镇深厚的家风文化底蕴与特色非遗技艺,为岭南家风数字化传承与传播提供青年创意。
综艺“玩转”非遗,镜头记录家风

图为实践团成员拜访沙湾飘色非遗传承人黎伟民老师。 湾风新语实践团 摄
在为期五天的实践中,团队聚焦“非遗+家风”融合,将沙湾古镇引以为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深厚的家风家训文化相融合,策划并拍摄三集大学生综艺节目《家风“湾”得转》,力求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一集拜访沙湾飘色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黎伟民,成员体验飘色人物黏土制作,感悟“精益求精”的家风。第二集成员化身“家风侦探”,在古镇留耕堂等地寻找家风痕迹,领略“诗书世泽”等家训传承。第三集设置“家风词语你画我猜”环节,以趣味方式加深对“勤俭持家”等家风内涵的理解。此外,实践团还采访了茶果子非遗传承人和水牛奶甜品店店主,体会“诚信为本”的家风如何融入市井生活。

图为实践团成员录制综艺画面。 湾风新语实践团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水牛奶店主。 湾风新语实践团 摄
总结实践成果,共绘家风蓝图
6月27日,实践团与沙湾街道相关部门举行座谈会,探讨家风文化挖掘与传播策略。沙湾街道团委书记朱毅,街道妇联、古镇旅游公司、文化传播负责人、党群服务中心(文体部)负责人、教育指导中心代表与团队指导老师张琼教授、黄少芬辅导员共同与会。街道对实践团以新媒体综艺活化家风文化的思路给予高度肯定,认可其利用新媒体平台矩阵式传播的策略。古镇旅游公司看到综艺项目价值,提出结合综艺打造家风文化主题旅游路线。街道妇联建议优化家风解说词,融入Z世代视角,教育指导中心支持实践团在小学开展家风宣讲并建议扩大至多家学校。

图为座谈会上团委书记朱毅发言。 湾风新语实践团 摄

图为座谈会上带队老师张琼教授发言。 湾风新语实践团 摄

图为座谈会上团队负责人发言。 湾风新语实践团 摄

图为座谈会开场。 湾风新语实践团 摄
新媒体赋能,续写家风新篇章
此次实践是高校学子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实践团通过新媒体平台构建传播矩阵,已陆续发布拍摄花絮,积累了一定关注度并引发良好互动。后续,实践团拍摄的综艺成片及相关素材,除通过传统渠道展示外,还将精剪核心内容,在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等广泛传播,助力沙湾家风文化绽放光芒,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文化动能。实践团希望以Z世代视角让沙湾家风“活”起来、“潮”起来,实现让家风在年轻人中“玩得转,传得开”的目标。

图为湾风新语实践团与沙湾对接方代表在校地实践座谈会后合影。 付维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