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高校学子带建筑模型走进中学课堂 传统技艺触动少年匠心

发布时间:2025-07-18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通讯员 张瑜菡)2025年6月13日上午,河南城建学院朱晓菲教授带着“认识建筑之美,搭载梦想空间”大学生实践团队,走进平顶山市第五十六中学,用10件木质生肖榫卯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特别的建筑课,让学生们在拼搭之中中感受传统建筑文化智慧。
  
  朱晓菲教授举起一组故宫屋檐模型,以生动有趣的提问拉开了活动序幕。随着朱教授的提问,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们开始“走进建筑的世界”,从巍峨壮丽的北京故宫如飞鸟的意象,到郑州形态酷似玉米的大厦,再到蛋壳造型的国家大剧院等建筑照片,瞬间点燃了孩子们对建筑探索的渴望。
  
  在课堂上,朱晓菲教授通过形象的语言,并借助黑板上展示的照片,深入浅出地向孩子们讲解了“建筑的起源与发展”。在介绍过程中,孩子们随着建筑历史的河流,一起与原始人研究用树枝石块构筑的巢穴,学习殷商起源的“夯土造屋”版筑技术,观摩庄严辉煌的“秦砖汉瓦”。大家快速了解了从远古石器时代到秦汉、唐宋及明清时期建筑的发展和变化。
  
  在课前,16名同学用旧纸箱、麦秸秆等材料制作了各种材质的模型,展开创意角逐。王岩、王佩两位专业教师从设计理念、结构创新等维度评选出优秀设计奖、最具人气奖、优秀创意奖、优秀寓意奖四大奖项,8名同学获赠传统榫卯工艺鲁班锁。王岩在点评中指出,斗拱飞檐,对称布局等元素展现了中国古建筑智慧,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创作中延续文化基因。
  
  接着,是活动最热闹的木构件限时拼装区。9名学生埋头对付六根开槽的木条,这是古代工匠训练用的鲁班锁。在辛娟娟与赖建英大学生的示范与指导下,十分钟内所有挑战者完成组装。许多参与的同学表示,比解开数学题还有成就感。未参与的学生也获得木制书签,书签上刻着古建筑特有的木块堆叠图案。
  
  活动最后,朱晓菲教授用行动来教诲孩子们,设计贵在创新,创新是设计的生命。她鼓励并祝福孩子们在未来的人生中保持好奇,勇敢探索,也许未来的建筑大师就在你们中间。
  
  本次科普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启蒙,更是一次探索建筑奥秘的旅程。我院科普专家服务团将持续走进中小学课堂,播撒建筑智慧的种子,点燃设计建造的梦想,为培养祖国未来的小小规划师与建筑师贡献力量。
作者:张瑜菡 来源:张瑜菡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高校学子带建筑模型走进中学课堂 传统技艺触动少年匠心
  • 触摸岁月肌理,感悟南泥湾力量
  • 追寻红色足迹,赋能乡村振兴——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党员专项实践团赴山东临沂开展实践活动
  • 耕读路上——追寻红色足迹 感悟革命精神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