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对象:潘亦可毕业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现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二团财政所;杨艳毕业于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现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二团城镇和生态保护中心;薛格卓毕业于山西大同大学,现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二团经济发展办公室。
在祖国西北的广袤大地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二团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边疆热土之上。这里不仅是屯垦戍边的重要阵地,更是一群热血青年挥洒青春、践行使命的舞台。西部计划志愿者们怀揣赤诚之心,跨越山海来到这里,以实干为犁耕耘基层,用奉献为墨书写担当,在平凡岗位上绽放出不平凡的光彩,成为推动边疆发展的鲜活力量。2025年7月7日,塔里木大学“薪火西行记”西部计划校友寻访团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二团,探寻二团西部计划志愿者扎根边疆的故事。
从南方水乡到西北边疆,西部计划志愿者潘亦可的跨越,始于对远方的向往与对新疆的热爱。初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二团,面对财务岗位的专业素养,她凭借一股子韧劲,在报表核对、数据处理中不断钻研,当精准无误的财务数据为工作决策提供支撑时,这份与专业匹配的成就感让她愈发坚定扎根的决心。“数据里有责任,报表中见担当”,这是她对工作的注解。在生活中,干燥的气候、迥异的风物曾是挑战,但独立生活能力的提升、多元文化的浸润,让她在成长中收获了别样的人生体验。

(图为志愿者潘亦可与团队成员访谈照片,孙博涵摄)
“从校园到基层,是身份的转变,更是责任的接力。”西部计划志愿者杨艳,用行动诠释着这句话的重量。初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二团,陌生的环境与生活差异曾让她倍感压力,但在与其他志愿者的互助中,她逐渐融入这片土地。无论是繁杂的事务协调,还是与群众的日常沟通,她都以耐心细致的态度对待,将学前教育专业的爱心与细心融入基层工作,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完成了从学生到基层工作者的蜕变。

(图为志愿者杨艳与团队成员访谈照片,赵斌文摄)
西部计划志愿者薛格卓,则在统计岗位上书写着青春答卷。看似琐碎的工作,在她眼中却是反映地方发展的“晴雨表”。从最初面对复杂报表时的忐忑,到如今能独当一面处理各项任务,专业技能的提升背后,是无数个夜晚的钻研与实践。她与志愿者伙伴们结伴探索边疆风光,在领略壮美山河的同时,也深深爱上了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在生长希望,每一份努力都在创造未来”。
(图为志愿者薛格卓与团队成员访谈照片,赵斌文摄)
这群年轻的志愿者,来自天南海北,怀揣不同的初心,却在边疆大地上凝聚成相同的信念。她们中,有人在财务数据的精准核算中筑牢基层运转的基石,有人在社区服务的点滴行动中架起党群连心的桥梁,有人在统计工作的细致严谨中勾勒边疆发展的脉络。面对岗位挑战,她们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提升本领;面对生活差异,她们以“入乡随俗、兼容并蓄”的心态融入当地;面对群众期盼,她们以“枝叶总关情”的情怀践行使命。
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静好,边疆因青年挺身向前而更加蓬勃。西部计划志愿者们用脚步丈量边疆的每一寸土地,用汗水浇灌基层的每一方沃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她们的故事,是新时代青年担当作为的生动缩影,更是无数人用奉献与坚守共同谱写的边疆发展新篇章。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青年接过接力棒,以青春之名,赴边疆之约,让理想在实干中闪光,让人生在奉献中升华。

(图为志愿者与团队成员合照,孙博涵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