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探寻二七红色印记,传承革命奋斗精神 —— 河南工业大学粮食和物资储备学院学子开展红色寻访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08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二七精神”,探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2025 年 7 月 6 日至 7 日,河南工业大学粮食和物资储备学院 “寻红色踪迹,探峥嵘岁月” 基层服务践行团,奔赴二七纪念馆与二七纪念堂,开展红色历史探寻活动,以实地走访的方式,追溯 “二七” 革命历史脉络,感悟先辈们的奋斗精神,让红色基因在青春实践中熠熠生辉。

初遇二七纪念堂:叩响历史之门

2025年7 月 6 日,阳光洒在城市的街道上,践行团成员们怀揣着崇敬与期待,踏上了红色寻访之旅。当二七纪念堂巍峨的建筑映入眼帘,厚重的历史感瞬间扑面而来。这座历经岁月洗礼的建筑,静静伫立在城市一隅,无声诉说着往昔的热血故事。成员们身着统一志愿服装,在纪念堂前整齐列队,目光坚定地望向这座承载历史的建筑,一场与历史对话的旅程正式开启。

踏入二七纪念堂,仿佛踏入了一条时光回廊,历史的气息弥漫在每一寸空间。陈列架上,泛黄的史料、带着岁月痕迹的珍贵文物,如同拼图碎片,将众人的思绪缓缓拉回 1923 年那段波澜壮阔的时光。在 “京汉铁路总工会的成立” 展区,黑白照片与详实的文字记录,清晰勾勒出工会筹备、组建过程中的艰辛与波折。从秘密召集工人代表商议,到克服重重阻力正式成立总工会,每一个步骤、每一次努力,都展现出早期工人运动先驱们敢为人先的勇气与执着追求正义的决心。成员们驻足凝视,试图透过这些静态的史料,还原当年先驱们奔走呼吁、为工人权益奋斗的鲜活场景,感受他们在黑暗环境中点燃希望火种的坚定信念。


图 1:成员在二七纪念馆 “京汉铁路总工会的成立” 展区参观。 刘景元 供图

凝视二七英烈:触摸热血灵魂

沿着展线前行,“二七英烈” 展示区域如同一座精神丰碑,矗立在众人眼前。墙上,林祥谦、施洋等一个个英烈的名字,庄重而醒目,每一个名字背后,都藏着一段为争取工人权益、反抗压迫剥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悲壮故事。身旁的雕塑,以极具张力的艺术形式,生动还原出工人阶级抗争时的激昂瞬间:紧握的拳头、愤怒的神情、振臂高呼的姿态,仿佛能让人听见他们穿透岁月的正义呐喊,感受到那份宁死不屈的热血与力量。

成员王同学站在英烈名录前,久久凝视,轻声说道:“这些名字和故事,不该被遗忘,是他们用生命为代价,换来了如今的光明与安稳。” 话语虽轻,却承载着成员们对英烈深深的敬意与追思。在这片充满力量的空间里,大家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先辈们为理想信念不惧牺牲的精神,如同一束光,穿透历史的尘埃,照亮当下,让年轻的灵魂真切触摸到热血与信仰的温度。


图 2:“二七英烈” 展示区的名字与雕塑。 崔康于 供图

深入二七纪念馆:聆听历史回声

2025年7 月 7日,践行团辗转来到二七纪念馆。这里的展陈,以更丰富的维度、更全面的视角,继续讲述 “二七” 革命的宏大叙事。踏入馆内,一组组老照片有序排列,将当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的场景一一呈现:秘密召开的筹备会议上,工人代表们压低声音却坚定地商议罢工策略;罢工浪潮席卷铁路线时,工人们放下工具、涌上街头,高举旗帜、呼喊口号的画面,透过黑白影像,传递出工人阶级团结一心、反抗剥削压迫的强大信念。

在展柜中,一些珍贵的历史物件静静陈列:罢工期间工人用来传递信息的简易工具,虽粗糙却满是智慧;破损的工牌上,斑驳的痕迹诉说着曾经经历的风雨与斗争。这些看似普通的物件,如同历史的 “活证人”,默默讲述着那段艰苦卓绝却又热血沸腾的斗争史。成员们放慢脚步,仔细端详每一件展品,试图从这些细节中,挖掘更多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感受先辈们在困境中坚守、在压迫下抗争的革命热情与无畏勇气。

纪念馆的互动体验区,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桥梁。成员们通过多媒体资料,直观了解 “二七” 革命对中国工人运动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 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彰显了工人阶级作为重要革命力量的担当,更为后续革命斗争积累了宝贵经验、注入了精神动力。在互动体验中,成员们或驻足观看专题影片,或参与模拟场景互动,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对 “二七” 革命的理解不断加深,先辈们的精神也在这一次次的聆听与体验中,深深烙印在大家心中。


图 3:成员在二七纪念馆特色展区前留影。 刘景元 供图

传承红色精神:青春接续奋斗

为期两天的寻访活动中,践行团成员们的身份,始终在 “历史参观者” 与 “红色精神传承者” 之间切换。在二七纪念堂与纪念馆的每一个角落,他们认真聆听讲解,不放过任何一个历史细节;仔细研读史料,用笔尖与镜头记录下珍贵的画面,努力将 “二七” 革命的历史脉络、精神内涵,以文字与影像的形式留存。活动间隙,成员们围坐交流,分享各自的感悟与收获。有人说,通过这次寻访,才真正理解 “二七” 革命不是课本上冰冷的文字,而是先辈们用热血书写的滚烫篇章;也有人表示,先辈们为理想、为正义不惧牺牲的精神,将成为自己今后学习与生活中勇敢担当的动力源泉。

此次 “寻红色踪迹,探峥嵘岁月” 活动,河南工业大学粮食和物资储备学院的学子们,以脚步丈量历史,用行动感悟精神。二七纪念馆与二七纪念堂的红色印记,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历史坐标,更成为激励当代青年奋进的精神源泉。当年轻的身影穿梭在历史场馆中,红色基因正悄然在新一代人心中传承、扎根。先辈们的奋斗精神,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炬,将化作学子们前行路上的动力,推动他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续写属于青年的担当篇章,以青春之我,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力量。

图 4:粮食和物资储备学院学子在二七纪念堂前合影。 刘景元 供图

(通讯员 刘景元)

作者:刘景元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领梦者”团队:三旗同升映初心,青春聚力谱华章
  • 一江清水烹非遗,烤鱼生态传新篇 ——“溯味巴渝”团队探寻万州烤鱼生态传承新篇
  • “四联”驱动草场镇 枇杷之乡奏响共富强音
  • 探寻二七红色印记,传承革命奋斗精神 —— 河南工业大学粮食和物资储备学院学子开展红色寻访活动
  • 中南林科大前沿AI智慧科普服务团暑期双线发力:用AI筑牢社区防线 以科普照亮乡村课堂
  • “知郑州文物,解郑州历史” ——社会实践团队7月6日郑州博物馆开展文物宣讲
  • 传承红色记忆,筑梦青春未来——吉首大学“心系旅农”社会实践团云盘塔村开展爱国教育
  • 体院“青苗筑梦”实践团开展手工课-废纸箱变“神兵利器”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