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湖南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深耕湖湘文化,传播非遗新声”中华文脉传承团深入湘潭窑湾历史文化街区开展调研活动。志愿者们以青春视角挖掘本土文化价值,为千年古街的活态传承注入新活力。
在窑湾历史文化长廊,“窑湾映像”展板以胶片电影创意形式浓缩了这片土地1700余年的文明变迁。从晋代驿道马蹄、唐代兴善寺钟声,到明清“金湘潭”商贸盛景,再到近现代潭宝汽车路、水泥厂等工业遗存,如同一部立体史书将实践团拉入时代长河。
实践团队成员黄谢化身“双语讲解员”,结合外语专业特色,用中英双语解读细节:“青石板路镌刻着湘潭‘小南京’的辉煌,每一块砖石都在诉说中西文明交融的篇章。”
“原来窑湾不仅是景点,更是湘潭人的精神原乡。”团队成员在探访潭宝汽车汽车站旧址时感慨。这座全国首座公路汽车站见证了中国近代交通史的里程碑,其巴洛克风格建筑与本土元素融合的设计,让团队成员想到曾经学过的文化交融理论:“这种实地对照学习,让专业知识和文化自信都变得更立体。”
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动情,这是新时代青年的文化使命,当千年文脉遇见青春创意,沉睡的历史正焕发新的生机。此次活动是“文化传承+专业实践”育人模式的生动实践,旨在引导实践团成员在触摸文物肌理、聆听历史回响中,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活化文化遗产的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