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7月7日,巢湖学院的寻廉巢湖,立德修身——巢湖学院赴环巢湖开展廉洁文化传承调研实践团前往了合肥市廉政教育基地包公园,通过实地参观、沉浸式体验、随机访谈和深度研讨等多种形式,深入挖掘包公文化中蕴含的廉政思想精髓,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廉政文化。
踏入包公园,古朴庄重的氛围扑面而来。实践团成员首先走进包公祠,馆内陈列的史料文献、雕塑画像生动再现了包拯的生平事迹。包公祠内,包拯家训中的谆谆教诲,使成员们深刻体会到古代士大夫对廉洁家风的执着坚守。在廉泉边,成员们扫码聆听了“廉泉试饮”的典故——相传清廉者饮此泉水甘甜爽口,而贪腐者则觉苦涩难咽。这一寓意深刻的传说,使大家对“廉洁”二字有了更为生动地理解。随后,实践团在奏议馆跟随讲解员的讲述,深入了解了包公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成员们深切感受到“包青天”坚守正义、廉洁奉公的高尚品格。同时,也让成员们深刻认识到,千百年来民众对“清官”的推崇,实质上是对公平正义和廉洁从政的深切向往。


从奏议馆前往清风阁的路上,实践团成员沿着包河岸边的步道随机邀请游客参与访谈,倾听不同群体对包公精神的理解与感悟。“包公的故事通过影视剧、戏曲传播很广,但实地看文物、读史料,更能感受到那种穿透历史的力量,这种‘硬核’的廉洁教育比空洞的说教更有效。”一位游园的老爷爷的话,道出了许多游客的心声。后续访谈中,不少游客提到,包公园作为廉政教育基地,既保护了历史文化,又发挥了教育功能,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来这里“打卡”,从历史中学习做人做事的准则。实践团成员将这些观点详细记录,计划纳入后续调研报告,为传统廉政文化的年轻化传播提供参考。

登上清风阁,俯瞰包河碧波,实践团成员围绕“新时代青年如何传承包公精神”展开热烈讨论。“包拯在任时虽位高权重,却始终坚守‘廉者,民之表也’的信念,这种精神跨越千年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实践团成员信同学感慨道。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将先贤的廉洁风范内化为行动自觉,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坚守底线、砥砺品格。

此次包公园之行,实践团通过“看实物、听故事、悟精神”的方式,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结,让廉洁文化从书本走向实景。下一步,实践团将认真总结提炼包公园廉政教育经验,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并通过主题宣讲等方式,让包公精神在校园绽放新的时代光芒,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