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金种子”社会实践团队在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冠军村继续开展村志编纂工作,用脚步丈量土地,以笔墨铭刻历史。为更加详细准确地了解冠军村历史,搜集第一手资料,推进村志撰写工作的进行,上午9点,队员们在相关负责人海蕊的带领下出发,前往两位见多识广的村民家中实地访谈,借此了解冠军村的相关信息和史料。
队员们首先来到了党员、退役军人、退休村干部李兴宇家,了解到队员们此行的目的后,李老热情接待,毫无保留地与队员分享他所了解的村庄历史。他从“拴马桩”的故事讲起,讲到村内主要姓氏的族谱渊源,再到婚丧嫁娶、节庆风俗、人口迁移、自然灾害等多个方面,向队员们讲述了冠军村的发展变迁和风俗人情。这些珍贵的口述史料不仅充实了村志的内容,也让队员们对冠军村的风俗文化有了更为清晰而深刻的认知。在聆听过程中,队员们以纸笔记录、录音设备采集等方式进行了多角度资料存档,为后续的整理与撰写打下了扎实基础。
(图为李兴宇在向队员介绍冠军村的历史 申家宝 摄)
随后,队员们来到李举义爷爷家中。面对远道而来的青年学子,李爷爷倍感欣慰,坦言自己“就喜欢年轻人,尤其是有文化、有理想的大学生”。谈及村庄历史,李爷爷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他潜心研究地方史志多年,广泛查阅文献,实地走访村民,编著出版了《冠军侯国史话》一书,详尽梳理了自汉代以来冠军村各历史阶段的发展轨迹。在与队员们交流过程中,李爷爷还特别讲述了冠军村名称的由来——“汉朝大将霍去病被封为‘冠军侯’,这片土地也因此得名为‘冠军村’,寓意‘一军之冠,英勇无敌’。”随后,李爷爷又谈到乡村的姓氏变迁,并找出相关照片和文字史料以佐证,交流尾声,李爷爷欣然展示了他多年来收藏的历史古玩,器物虽旧,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队员们深受触动,对这位满腹史识、热心传承的老人肃然起敬。
(图为李举义向队员介绍自己家中的记载 刘越 摄)
下午,队员们在村委会会议室紧锣密鼓地投入到资料整理与初稿撰写之中。大家将上午访谈获取的内容进行归类汇总,并结合前期已有资料进行交叉核实,力求还原一个真实、鲜活、可考的冠军村发展图景。每一段文字的提炼、每一个细节的校对,都凝聚着队员们对乡村记忆的尊重与传承的责任。
村志不仅是村庄历史的文字缩影,更是一方水土的文化印记,是村民集体记忆的精神依托。此次实践活动中,“金种子”团队不仅丰富了社会实践经验,也以实际行动参与到乡村文化的保护与延续中。接下来,团队还将继续深入田野调查,完善村志框架,力争将这部承载着历史温度和乡愁乡情的作品打磨成一份留得住、传得开、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文化成果,让村志成为存档之书,更成为共识之桥、认同之源,让村志见证乡村之变,守护文化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