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微光“童”行暖乡间 红色血脉永相传

发布时间:2025-07-02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微光“童”行暖乡间 红色血脉永相传

  为学习和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江西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微光“童”行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从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文化传承等方面面展开“三下乡”社会实践。

  传递深切关怀,深化实践方向

6月30日,江西农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张高亮莅临赣州市大余县杨梅村,对江西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微光“童”行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进行慰问。张高亮在慰问中强调,大学生在参与教育实践活动时,要善于将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以自身言行作为榜样,成为照亮孩子们成长道路的“光”,积极践行“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向外奉献”。同时,他着重指出,当前要加强对志愿者们的引导工作,让队员们持续跟踪陪伴孩子,强化与孩子父母的沟通联系,通过长期且贴近实际的关怀,让这份跨越距离的关爱切实落地,提升陪伴成长的实际效果。慰问结束后,张高亮副校长走进教室,为杨梅村的孩子们送上学院精心准备的文创产品,承载着知识与关爱的礼物,让孩子们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

  唱响红色旋律,厚植爱国情怀

  慰问结束后,志愿者们带领小朋友们开展了红色歌曲演唱活动。大家齐聚一堂,共同唱响一首首红色爱国歌曲。激昂的旋律、嘹亮的歌声在教室里回荡,孩子们用稚嫩的嗓音,唱出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在歌声中,红色精神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灵,一颗颗爱国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筑牢安全防线,普及防溺知识

  志愿者们与小朋友们一同来到杨梅村文明实践站,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志愿者们首先向小朋友们详细讲解了防溺水知识,结合实际案例,着重强调野外水域的危险性,以及游泳时必须注意的各项事项。面对“同伴落水时应如何施救”这一关键问题,志愿者们进行了细致讲解和演示。随后,大家结合朗朗上口的防溺水歌以及“防水安全六不准”,带领小朋友们再次回顾防溺水安全知识。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互动,孩子们对防溺水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自我保护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传承传统文化,体验手工乐趣

  防溺水安全教育结束后,志愿者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手工课。课堂上,志愿者们先向小朋友们普及了传统文化——脸谱的起源及其相关知识,从脸谱的历史发展到不同颜色、图案所代表的人物性格,生动有趣的讲解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对脸谱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小朋友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认真勾勒每一笔线条、涂抹每一种色彩。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在实践中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

  手工课结束后,小朋友们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绘制的脸谱作品。大家聚集在一起,与亲手制作的脸谱共同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了孩子们灿烂的笑容和充满创意的脸谱作品,这些照片不仅记录了这一段欢乐且富有意义的时光,也成为了志愿者们与孩子们之间珍贵的回忆。此次活动在温馨美好的氛围中圆满结束,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也让志愿者们收获了满满的感动与成长。

  供稿:江西农业大学 陈婧宇 田一涵 罗强

  供图:符佳宁 赖清莹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赓续红色血脉,青年学子在中分村探寻烽火记忆
  • “认识你·认识我”三下乡素拓活动圆满举办 助力团队破冰与情感联结
  • 传承六尺巷礼让文化基因,为传统家风文化现代转型赋能
  • 磨砺锋芒,青苗初绽:湖南师大体院“青苗筑梦”实践团铸课待发
  • “青苗筑梦”赴河溪,体院学子启新程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