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赓续红色血脉,青年学子在中分村探寻烽火记忆

发布时间:2025-07-02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繁昌区中分村的苍翠群山间,一棵枝干盘虬的“连理树”静默伫立,其交错的枝干如同凝固的历史年轮,历经百年风霜仍屹立不倒。6月30日,“雷锋驿站”社会实践团队的青年学子们肃然伫立在这棵曾见证新四军将士革命情怀的古树下,聆听其无声讲述谭震林将军与夫人葛慧敏在战火纷飞中相濡以沫的深情往事,以及将军在此指挥作战时留下的动人故事。团队成员们屏息凝神,从树干的纹理中感悟革命岁月的坚韧,由此庄严开启了追寻红色根脉的实践征程。
  旧址遗存见峥嵘,将军风骨励后人
  步入谭震林新四军第三支队司令部旧址,木梁砖瓦间沉淀的厚重历史气息扑面而来,每一处角落都弥漫着抗战时期的肃穆氛围。团队成员在斑驳的土墙、简朴的陈设前驻足凝思,细细端详墙上悬挂的旧地图和桌上摆放的煤油灯等文物。徐孝旺爷爷动情还原了谭震林将军在此运筹帷幄、指挥军民英勇抗战的岁月——狭小的作战室内,油灯下铺展的地图标记着生死防线,将军常在深夜伏案研究敌情;院落中的石磨旁,将军与乡亲围坐共商抗战大计的情景仿佛犹在眼前,那份亲民作风与战略智慧令人动容。队员徐悦轻抚着粗糙的木桌感慨道:“接触这些实物,仿佛穿越时空握住了先辈的手。简陋条件与坚定信念的强烈对比,正是信仰最震撼的注脚,让我们深刻体会到革命者的艰辛与崇高。”
  图1 徐孝旺爷爷讲解谭震林先生事迹图 许艺菲摄
  血色丰碑永不朽,铁军精神永传承
  在新四军繁昌保卫战陈列馆,战斗的惨烈与军民的坚韧通过详实史料得以震撼呈现,展馆布局严谨,分区域展示五大战役的历程。五战五捷的辉煌战绩背后,是“用血肉守卫每一寸山河”的决绝誓言,馆内收藏的档案文件详述了战术部署与军民协作的细节。队员们久久驻足于描绘“塘口坝血战”的巨幅油画前——画面中新四军战士与数倍于己的日寇殊死搏杀,每一处笔触都凝结着英雄热血,硝烟弥漫的场景令人窒息;泛黄的电文、磨损的步枪、带弹孔的军衣等文物无声陈列,串联起铁军将士以寡敌众、气吞山河的精神图谱。队长黄睿琪在笔记中写道:“‘繁昌保卫战’不再仅是课本名词,它已升华为一种精神印记——越是艰险,越要像前辈那样挺起民族的脊梁!这些文物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战士们的无畏牺牲。”
  青春对话烽火岁月,使命在肩勇毅前行
  此次实践不仅是一次历史回溯,更成为一堂行走的思政大课,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考察深化了对革命精神的理解。团队结合现场调研与村民口述,深入挖掘中分村红色资源的当代价值,例如走访当地老人聆听谭震林将军亲民爱兵的真实轶事,并将这些鲜活故事记录整理。离开展馆前,队员面向鲜红团旗,庄严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在青山间久久回荡,誓言声与山风交织,传递着青春的担当。他们誓言将调研成果转化为生动的宣讲素材,使繁昌保卫战的铁血精神、谭震林等先辈的崇高风范,化作激励新时代青年矢志奋斗的澎湃力量,并计划在校内开展主题展览。
  
  图2 队员重温入党誓词图 张君豪摄
  从中分村的连理古树到庄严的纪念场馆,“雷锋驿站”团队的年轻足迹串联起一条跨越时空的精神通道,每一步都烙印着对历史的敬畏。他们带走的不仅是详实的笔记与影像,更在灵魂深处铸牢了信仰之基——当青年一代真正读懂浸染鲜血的革命征程,理解先辈们用生命捍卫的信念,便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校准方向,以青春之我,守护这来之不易的锦绣山河。红色基因的传承,正在这样的叩访与思考中生生不息,激励着后人继续书写民族复兴的篇章。
作者:许艺菲 来源:许艺菲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赓续红色血脉,青年学子在中分村探寻烽火记忆
  • “认识你·认识我”三下乡素拓活动圆满举办 助力团队破冰与情感联结
  • 传承六尺巷礼让文化基因,为传统家风文化现代转型赋能
  • 磨砺锋芒,青苗初绽:湖南师大体院“青苗筑梦”实践团铸课待发
  • “青苗筑梦”赴河溪,体院学子启新程
  •  湖南师大三下乡第三天竟筹得如此巨款!!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