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探长江生态密码 筑江豚保护屏障

发布时间:2025-07-01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为深入探究基于江豚等水生生物保护的长江生态发展路径,6月26日,河海大学江豚保护暨长江生态发展调研团于南京市开展了为期六天的系列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调研采访、社区宣讲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长江生态保护现状,积极传播江豚保护与长江生态发展理念。

  6月26日上午,调研团走进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铁心桥模型试验基地,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深入参观四大核心试验厅——通航试验厅、白鹤滩试验厅、土工离心机试验厅和长江下游试验厅,讲解员从专业视角分析长江航道发展以及两岸经济、生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着重讲解水利科研在港口、航道等发展发挥的核心作用,以及长江下游流域未来发展方向,为团队研究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讲解员为调研团介绍离心机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科研专家开展专题座谈会。在答疑环节,吴教授、杜教授围绕长江河道人工干预与自然修复的关系、航道工程对经济生态的影响等问题,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为团队研究明晰方向,完善研究思路。


团队成员于傲正向教授请教

调研团在南科院严恺铜像前合影

  当日下午,调研团前往滨江建设规划展示中心。通过专业讲解系统了解南京滨江生态治理实践。展厅以新旧对比、沙盘模型、多媒体影像等多元形式,呈现了生态修复、产业转型等领域的治理成效。期间,调研团对前来参观的学生团队进行了调研采访,以了解青年学生对长江建设保护的观点。


团队成员对学生进行调研采访

  6月27日,调研团继续深入实地开展调研,来到幕燕滨江风貌区和鱼嘴湿地公园,成员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的游客进行调研采访。调研重点围绕长江江豚生存现状等问题,通过问卷及访谈了解公众对江豚生存情况、威胁因素的认知,以及保护活动参与度,并探究公众对江豚习性等珍稀物种的了解深度。


团队成员于学锦采访退伍老兵

  6月28日,调研团走进长江江豚科教中心。在长江江豚科教中心科普宣传者张艺炜老师的带领下,调研团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生态学习之旅。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科教中心张老师展开深度访谈,聚焦长江生态保护的实践与挑战。针对大学生在生态保护中的角色,张老师提出四点建议:转化科研成果为大众科普内容、调研不同群体保护认知、组建志愿讲师团开展科普、深入社区举办互动沙龙。这些建议为团队后续行动指明了方向。

  访谈尾声,调研团代表河海大学向长江江豚科教中心授予“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铜牌,以此表达对科教中心在长江生态保护领域所作贡献的诚挚谢意。


团队成员向长江江豚科教中心授牌

  6月29日,调研团将目光转向社区,走进牛首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社区宣讲活动,以科普传递生态保护理念,用实践助力长江生态守护,同时围绕江豚展开系统宣讲。团队成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讲授相关知识。在手工制作环节,团队成员引导孩子们以手工创作传递对长江水生生物的关爱。


团队成员熊婧雯为孩子们科普宣讲

  6月30日和7月1日,调研团开展了两次线上科普宣传活动,为无法线下参与的学生提供了学习途径,吸引了大量听众。


团队成员进行线上科普

  目前,团队已与科教中心就结对共建事宜展开洽谈,期待双方早日开展深度合作,共同为长江生态保护事业注入青春活力,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团队成员与工作人员交流细节

  此次实践活动,江豚保护暨长江生态发展调研团通过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活动,深入了解了长江生态保护的现状的同时,广泛传播了江豚保护和长江生态发展的理念。未来,调研团将继续深入开展相关实践活动,为长江生态保护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呼吁更多人加入到保护长江、守护江豚的行动中来。

  撰稿人:王柠悦

  江豚保护暨长江生态发展调研团

  2025年7月1日

作者:王柠悦 来源:河海大学江豚保护暨长江生态发展调研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探长江生态密码 筑江豚保护屏障
  • 探长江生态密码 筑江豚保护屏障
  • 为深入探究基于江豚等水生生物保护的长江生态发展路径,6月26日,河海大学江豚保护暨长江生态发展调研团于南京市开展了为期六天的系列
  • 07-01
  • 古城巷陌非遗缘,法脉绵延护新程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