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安徽理工大学:探畲乡文化瑰宝,谱民族团结新篇

发布时间:2025-07-01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助力乡村振兴,6月27日至6月29日,安徽理工大学“畲火相传”民族文化传承团赴安徽省宁国市云梯畲族乡开展为期三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通过参观民族文化馆、走访非遗传承人、体验畲族民俗活动等形式,深入了解畲族文化,感受民族风情,促进畲汉文化交流,为民族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探访民族文化馆,领路畲乡历史底蕴
         团队在畲族乡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了当地的民族文化馆。负责人详细介绍了云梯畲族乡的历史渊源、民俗文化和近年来乡村振兴的成果。据悉,云梯畲族乡是安徽省唯一的畲族乡,畲族人民在此聚居已有数百年历史,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此外,云梯畲族乡民族文化馆作为当地重要的文化展示窗口,正在经历一场创造性改造。据负责人介绍,改造后的文化馆将突破传统展示模板,打造集表演、体验、互动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空间。特色舞台、长桌宴体验区、土特产展示架等创新设计,不仅完整呈现畲族文化精髓,更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这种“活态传承“理念,让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焕发新生。
       
         走访畲族风情广场,感受民族团结氛围
         畲族文化风情广场是当地村民举办节庆活动的重要场所,广场上立有四个石柱,分别代表着盘、蓝、雷、钟四大宗族,它们静静的矗立在这片土地上,诉说着这个民族的悠久历史。团队成员在与当地村民的深入交流中发现,这里呈现出一幅多民族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畲汉通婚、文化互鉴的生动实践,完美诠释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
         探秘非遗技艺,品味畲族文化魅力
         非遗技艺的探访成为本次实践活动的亮点。团队深入畲族村落,探访当地非遗文化。在小糟红民宿,团队成员品尝了畲族传统红曲酒,酒香醇厚,且带有其特色的樱桃红。团队成员还采访了红曲酒非遗传承人刘老师,刘老师介绍:“红曲酒以糯米和红曲为主要原料,采用古法酿造,发酵周期长达半年左右,今年三,四月份酿的要等到下半年才能出酒。”团队成员纷纷表示,红曲酒不仅是畲族人民的智慧,更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大力传承与推广。
         此外,团队还拜访了彩带的非遗传承人蓝老师。畲族彩带是畲族妇女的传统手工艺品,色彩艳丽,纹样独特,常用于服饰装饰或节日馈赠。蓝老师现场展示了彩带编织技艺,一根根丝线在她手中穿梭,逐渐形成精美的图案。她介绍,彩带上的纹样多取材于自然,如山水、花卉等,也绣有汉字,如“福”字,寓意吉祥如意、幸福安康。彩带编织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畲族文化的象征,承载着畲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篝火晚会共联欢,民族团结情更浓
         篝火晚会将文化体验推向高潮。熊熊燃烧的篝火旁,畲汉两族同胞手拉手跳起传统舞蹈,三圈祈福仪式传递着最真挚的祝福。篝火映照下,民族团结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畲族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也为促进民族团结、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安徽理工大学“畲火相传”民族文化传承团将继续关注民族文化传承,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让民族团结之花绽放的更加绚丽!

 
作者:葛亚婷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古城巷陌非遗缘,法脉绵延护新程       
  • 文化赋能乡村!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穗先锋•兴乡共富”实践团 调研刘文西美术馆,激活共富
  • 青春筑梦党旗下,砥砺奋进新征程——信息工程学院三下乡实践队开展七一主题党建活动
  • “青年乡下行”嗨翻武冈,古韵热卤学习超有料!
  • 数智乡行,如“漆”而至——信息工程学院数智乡行实践队赴九江柴桑区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