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皖江学子“三下乡”:探寻乡村发展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4-09-23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切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始终秉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2024年6月25日至7月4日,皖江工学院“缘结‘和’蔬,情系‘历阳’”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奔赴 “中国蔬菜之乡”、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的“菜园子”——和县,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第一站兴圩村:积分引领新风尚,木耳铸就富裕路
  “道德积分银行”作为基层治理的创新模式,从“积善、积美、积勤、积信、积俭、积亲”六个维度逐一细化分类,逐条精准赋分,将村中事、家中事、群众事精心规划,循序渐进地引导村民从细微处着手,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家风和乡村道德文明建设。
  黑木耳作为兴圩村的特色产业,以4万根菌棒创造出约35万元的产值,有力带动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网格员邢宏萍向团队成员介绍:“基地中的黑木耳售出后,所得资金主要用于村内设施建设,归根结底还是要造福老百姓。”兴圩村积极开展特困贫困户救助、为每个小广场安装2盏灯、道路太阳能灯安装等村内项目建设,极大提升了村民生活的便捷性和幸福感。
  图为团队成员在翻阅“道德积分银行”建设实施方案。侯亮敏 供图    
  第二站镇淮楼:庙宇呈出古韵风,街道迎来繁华景
  镇淮楼,又称鼓楼、谯楼,始建于南宋宁宗年间,历经元、明、清各代的修缮,现存建筑多为清光绪年间所建。它不仅是一处风景如画的旅游胜地,更是厚重历史的见证者,让人们深深感受到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文庙中的孔子像,不仅是道德的象征,更时刻提醒着人们以其为楷模,注重自身品德修养,践行道德规范,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
  图为团队成员在镇淮楼街道。任燕 供图   
  第三站万寿村:瓜蒌种出增收果,销售打开富裕门
   万寿村特色产业瓜蒌子不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而且在食疗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种一次至少可以管收3年,当年见效,次年起大收,真正实现一年投资、多年受益。万寿村还注册了自己的“万寿牌”瓜蒌产品品牌,将瓜蒌子做成零食、瓜蒌子茶等休闲食品,通过包装设计和市场营销,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团队成员表示可以用所学知识做一个简单的数据库,通过收集和分析海量数据,实现精确识别目标客户群体,并推荐个性化营销信息和产品推荐,对市场需求和趋势进行预测,提前做好产品规划和库存管理。
  图为团队成员与孙道珍书记座谈交流。沙金言 供图
  第四站大荣村:多元产业大“荣”合,品牌建设绘“强”章
  大荣村通过产业融合、资源融合、生态融合、文化融合、组织融合,全力打造乡村振兴五“荣”合党建品牌,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大荣村法治广场,将普法融入日常生活,宣传廊上印着农业法、未成年保护法、农村土地承包法、乡村振兴促进法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副主任施爽表示,社区还定期举办普法讲座和咨询活动,邀请法律专家为居民答疑解惑,进一步增强居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发展途径,和县朱韩瓜果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朱斌表示,为增加市场竞争力创建了“陋室铭”品牌,借助《陋室铭》的知名度加强品牌建设。团队成员期望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美好愿景下,基地瓜果能够走出历阳,走出和县,走出马鞍山,甚至迈向世界,让“中国蔬菜之乡”的美名远扬全球。
  图为和县朱韩瓜果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朱斌向团队成员介绍葡萄种植。李舒冉 供图   
  大荣村的主导产业为大棚和小菜园,种植作物以瓜果蔬菜为主。小菜园生产基地品种多达四十余种,产值占人均收入的70%,达到两万元以上。大荣村创建了“历阳春”牌黄金瓜,向消费者传达产品价值和特点,建立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
  图为皖江工学院与大荣村举行挂牌仪式。赵雪 供图   
  在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团队始终坚守深入基层的理念,以潜心贯注的态度探索乡村发展的新模式。通过全面且深入地了解和县历阳镇各村的特色产业发展及美丽乡村建设状况,切实担当起乡村振兴的青年使命。(作者 王宇妹)
作者:王宇妹 来源:王宇妹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皖江学子“三下乡”:探寻乡村发展新模式
  • 河南科技大学暑期三下乡实践团深入乡村养老基地,宣传三高知识
  • 中国海洋大学:踵事增华谋振兴,行远自迩奉绵力
  • 红心东兰行,绘就乡村梦
  • 7月14日-7月20日,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红心东兰行”暑期“三下乡”团队深入东兰县仁义村展开社会实践活动,以墙绘为载体,为仁
  • 09-22
  • 卫国戍边兵团行—聊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新疆社会实践专项活动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