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薪火流芳·特色中医流派传承与创新实践调研|薪火实践团青瑶寻秘实践团对话非遗传承人吴章云

    发布时间:2025-09-05 阅读:
    来源:薪火实践团青瑶寻秘实践团
      百年铜板刮痧疾一代匠心守药香
  2025年7月21日,南京中医药大学薪火实践团青瑶寻秘实践团深入恭城瑶族自治县,登门拜访自治区级瑶医药非遗传承人吴章云。在弥漫着草药清香的百年木楼中,团队成员通过深度访谈、亲历刮痧诊疗,解码瑶医"以山为药房,以验为方书"的生存智慧,直面民族医学的代际传承之困。
         
  溯源·从山野经验到民族医学体系
  "老一辈踏遍青山尝百草,用一篓一锄攒下治病良方",吴章云抚着祖传药篓回溯瑶医发展史。据其介绍,瑶医诞生于缺医少药的旧社会,村民凭经验积累创出特色诊疗技术。新中国成立后,瑶医从散落民间的"土方子"逐步发展为规范化民族医学,现已成为广西乡村振兴的特色医疗名片。其核心诊疗技术聚焦风湿病、湿疹、带状疱疹等常见病,尤以"药浴透骨、刮痧通络"为代表性技艺。
         
  体验·铜板刮痧唤醒肌体自愈力
  访谈现场,吴章云演示了瑶医刮痧技法。选用百年药酒浸润的铜板为工具,沿经络走向施力刮拭,团队成员亲见皮下迅速浮现紫红色痧痕。"刮痧可解表祛邪、疏通淤堵,配合瑶药外敷效果更佳",他解释道。这种源自《痧症全书》的古老技艺,如今已通过12项国家专利、47篇核心期刊论文实现现代转化,其治疗有效性获循证医学支持。
         
  破局·代际断层的生存挑战
  面对传承困境,吴章云直言痛点:"年轻人嫌采药苦、熬药烦,宁吃西药片也不愿守药炉"。他描述采药人的日常——凌晨进山攀崖数小时,归来还需完成洗晒、炮制等工序,而现代便捷医疗正加速传统技艺边缘化。为破此局,他呼吁建立"校地联动"培育机制:"让青少年在药圃种植、刮痧体验中感受瑶医魅力,比空洞说教更有说服力。"
         
结语
  本次入户调研表明,解决瑶医存续问题的关键在于打通"经验-数据-体验"转化链。青瑶寻秘小队计划简化传统配方制成即泡型药浴包,降低年轻人体验门槛,并设计"瑶医少年研学课",以沉浸式教育点燃传承星火。正如木梁悬挂的斑驳药囊所昭示:唯有让年轻一代触摸到草药的温度,深山瑰宝方能永续流芳。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