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蚌埠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三下乡活动在蚌埠博物馆内举行。蚌埠博物馆内上演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古生物化石、青铜器与蒸汽机车三类展品,串联起地球生命演化、古代文明传承和工业革命进程,成为历史与科技交融的生动课堂。
古生物化石:解码史前生命密码
走进博物馆大厅,猛犸象等古生物化石群气势恢宏。这些化石是亿万年前地球生态的“时光胶囊”,通过专业解说与研究,参观者能了解到史前生物的生存环境、演化脉络,感受生命从远古走来的神奇历程,也让现代人类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了更深层思考。
青铜器:触摸古代文明温度
展厅中,那件精美的蟠龙纹铜铺首衔环铜罍尤为吸睛。它以独特的造型、细腻的纹饰,展现着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承载着礼制、审美等文化内涵。通过它,参观者可触摸到古代社会的生活图景,感受先民们的智慧与精神世界,让千年文明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鲜活的传承。
蒸汽机车:见证工业革命力量
一旁的蒸汽机车模型,静静诉说着工业革命的澎湃力量。它是近代科技变革的缩影,代表着交通方式、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参观者能从中洞察科技如何重塑世界格局,理解创新在历史进程中的关键作用,也为现代科技发展找寻历史坐标。
本次博物馆之行,打破了展品的孤立界限,让历史与科技深度交融。在这里,过去的故事照进现实,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激发公众对历史探索、科技创新的持续热情,让博物馆真正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文化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