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高虎脑之行:江西农大“三农”青年在红色圣地感悟使命担当
江西农业大学七月一日讯(通讯员 :高茜)七一高虎脑之行:江西农大“三农”青年在红色圣地感悟使命担当
在2025年7月,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三农”问题青年实践队10余名师生,清晨五点便集结出发,乘坐大巴奔赴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贯桥村驿前镇高虎脑青少年社会实践点,开展“追寻红色足迹,感悟初心使命,赋能乡村振兴”主题教育活动,从革命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探索新时代乡村振兴新路径。
高虎脑地处赣东南群山腹地,层峦叠嶂间,至今仍留存着当年战斗的痕迹。这里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后期关键战场。1934年夏秋,面对装备精良、人数数十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队,红军将士凭借竹钉阵、鹿砦等简陋工事,在连绵的山岭间构筑防线。战斗中,他们以血肉之躯顽强阻击敌人,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刺刀弯了就用拳头拼,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争取了宝贵的七天时间。众多年轻战士在此壮烈牺牲,他们的热血浸染了这片土地,铸就了“坚定信念、不怕牺牲、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高虎脑精神。
上午九时,实践队抵达高虎脑战役纪念馆。这座隐于青山环抱中的建筑古朴厚重,灰色的砖墙、青灰的瓦檐,无声诉说着往昔峥嵘。队员们身着统一的深红色队服,在纪念馆广场整齐列队。没有鲜花与致辞,唯有一片肃穆。在带队教师引导下,全体人员神情庄重,向纪念馆三鞠躬并默哀一分钟。山间清风掠过,松涛阵阵,似与历史的回响共鸣。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李硕后来说:“那一刻的静默,让我真切感受到了历史的重量。”
“看到那位牺牲时怀里还揣着半块红薯,想留给战友的小红军故事,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下来。”国土院学生王家伟红着眼眶说道,“他和我们年纪差不多大,却用生命诠释了信仰与担当。”在一封未寄出的家书信件前,不少队员驻足良久。信中写道:“爹娘,勿念,等革命胜利了,儿一定回家好好孝顺你们。”落款处的字迹因岁月侵蚀已有些模糊,但那份对家人的牵挂、对革命的坚定,却跨越时空,直击人心。实践队队员们或驻足凝视文物,或认真记录讲解内容,或相互低声交流,革命先辈不畏艰险、对党忠诚的精神,深深触动着每一个人。
傍晚时分,夕阳为纪念馆披上金色外衣。实践队全体成员在馆内鲜红的党旗前集合。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团委老师吴发明作为有着20年党龄的老党员,带领大家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铿锵有力的誓言在长廊中回荡,字字千钧,仿佛穿越时空,与八十多年前在此浴血奋战的英烈们进行对话。“这不仅是一次红色教育,更是一次精神的淬炼。”实践队队长在宣誓后表示,“我们要把高虎脑精神融入到三农实践中,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此次高虎脑革命旧址之行,对实践队员而言意义非凡,远超寻常行程。这不仅是一堂生动的红色教育课,让队员脚踏先辈热血土地,聆听历史回响;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在遗迹与史料中,革命先辈的坚定信仰、钢铁意志与为民情怀,如熔炉般淬炼队员心志,唤醒血脉中的责任。
队员们深受震撼,誓言以镌刻于此的“高虎脑精神”忠诚信念、顽强作风、为民情怀,灯塔与标杆,将其化作投身“三农”的强大动力。站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这支满载信念
“三农”青年实践队,胸怀先辈嘱托,眼含奋斗光芒,将以更饱满的热情与坚定步伐奔赴乡村一线。他们誓将青春汗水奉献乡土,知识智慧惠及农民,勇担重任,实干创新,在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上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青春华章。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