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百千万工程|湛江科技学院南粤星火实践团红星农村探秘青春足迹丈量乡村振兴路

    发布时间:2025-09-01 阅读:
    来源:南粤星火实践团
红星农场探秘“红星农村”青春足迹丈量乡村振兴路
  湛江科技学院南粤星火实践团奔赴湛江市徐闻县曲界镇红星农村。此行旨在深入乡村振兴一线,实地探访特色产业,感悟农垦精神,将专业所学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在红星农场这片见证了荒山变沃野、汗水铸金果传奇的土地上,团队成员通过实地参观、深度访谈、亲身体验,不仅解码了“菠萝的海”的产业奥秘,更在绿浪金涛间汲取了奋进的力量,明确了新时代青年服务“三农”、投身乡村建设的责任与担当。
  一、绿浪翻涌中的产业明珠
  7月1日下午,时值党的生日,南粤星火实践团队师生一行,怀揣求知与实践的热情,深入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曲界镇红星农场。
  在农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团队深入田间地头,近距离观察了从幼苗定植、田间管理到果实成熟的完整种植周期。技术专家详细介绍了当地主栽的优质“巴厘”菠萝品种的特性,以及精准滴灌、科学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现代化种植技术。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农场应对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智慧:垄沟的深度设计、防风林的巧妙布局、以及灾后快速恢复生产的预案,无不体现着科技与经验的结晶。
 图为工作人员为南粤星火实践团成员讲解  南粤星火实践团摄
  
  图为工作人员为成员讲解历史图册  南粤星火实践团摄
  二、从荒山野岭到“黄金产业”
  实践的第二站,团队走进了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红星农场场史陈列馆。褪色的老照片、斑驳的农垦工具、泛黄的档案资料,无声地诉说着一段荡气回肠的创业史。师生们了解到,几十年前,这里曾是荆棘丛生、土地贫瘠的荒山野岭。第一代农垦人响应国家号召,以“战天斗地”的豪情,用简陋的工具开垦荒地,引种菠萝。
  
  图为工作人员更新菠萝田边缘化  南粤星火实践团摄
  馆内一件件展品,生动再现了农垦人克服缺水少路、技术匮乏等重重困难,靠着肩挑手扛、挥洒汗水,将不毛之地一步步建设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菠萝生产基地的艰辛历程。这段“向荒山要宝”的历史,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让大家深刻理解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农垦精神的时代价值,以及今天“中国菠萝之乡”美誉背后的来之不易。
  
  图为红星博物馆内荣誉墙  南粤星火实践团摄
  三、科技赋能与产业链延伸的新活力
  在深入了解传统种植和历史沿革后,师生们更聚焦于红星农场在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农场负责人重点介绍了产业升级的“双轮驱动”。一方面,科技深度融入生产:引入物联网技术监测土壤墒情和作物长势,利用无人机进行高效巡查和精准植保,建设智能化分拣包装线提升效率与品质,通过二维码实现产品全程可溯源。另一方面,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师生们参观了新建的菠萝精深加工车间,了解到除了鲜果销售,菠萝正被制成菠萝罐头、菠萝果脯、菠萝果汁、菠萝果酱、甚至菠萝纤维提取物等高附加值产品。
  更令人振奋的是,蓬勃发展的农村电商和直播带货新业态,让徐闻菠萝插上“云翅膀”,直接对接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有效破解了“丰产不丰收”的难题,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为传统农业注入了强劲的数字化新动能。
  图为红星农场的历史更替  南粤星火实践团摄
  四、田野课堂激荡强农兴农志
  这堂设在广袤菠萝田间的特殊实践课,带给团队成员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和思想洗礼。“亲手触摸土地,才真切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深意,但更震撼的是科技力量对传统农业的重塑。”陈列馆里那些补丁摞补丁的衣服和简陋的工具,与今天现代化的种植园形成了鲜明对比,我们深刻理解了什么是奋斗,什么是传承。一颗小小的金黄菠萝,凝聚的不仅是阳光雨露的滋养,更是几代农垦人筚路蓝缕的坚守、现代农业科技的澎湃力量以及产业与时俱进的无限生机。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红星博物馆  南粤星火实践团摄
  本次红星农场之行,不仅是一次扎实的产业认知之旅,更是一堂生动的国情社情教育课和深刻的思政实践课。团队成员们在祖国南端的红土地上,用脚步丈量乡村,用心灵感受振兴,清晰触摸到了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蓬勃发展的强劲脉搏,深化了对“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战略的理解。
 
  图为合作社负责人在菠萝田间为团队成员讲解  南粤星火实践团摄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