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院长妈妈有约”社会实践支教队——“村里的运动会,家里的欢乐颂”亲子运动会

    发布时间:2025-08-28 阅读:
    来源:“院长妈妈有约”社会实践支教队
2025年8月6日傍晚,郑厝村老人协会篮球场上人头攒动,欢声笑语此起彼伏。由闽南理工学院“院长妈妈有约”社会实践支教队郑厝点主办的“村里的运动会,家里的欢乐颂”亲子运动会在此拉开帷幕。这场集趣味性、协作性于一体的活动,不仅让36组家庭在运动中收获了快乐,更成为连接亲情的温暖纽带。
 
筹备就绪,温情开场
下午5点50分,支教队成员已忙碌在篮球场各处:布置场地、整理道具、调试音响,每个环节都井然有序。6点刚过,参与家庭陆续签到,孩子们接过印着不同颜色的号码牌,兴奋地拉着家长的手四处张望。签到处的支教队员一边分发集章卡,一边耐心讲解活动流程,“等下跟着地图找任务点,和老师合影就能打卡,记得按数字顺序来哦!”
6点30分,开幕式准时开始。支教队负责人宣布活动启动,志愿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比赛规则,随后带领全场家长和孩子跳起热身操。伸展、跳跃、转圈,简单的动作里满是童趣,家长们跟着孩子的节奏摆动身体,场上的气氛逐渐升温。热身结束后,大家手持任务卡走向起点,一场趣味横生的定向赛跑即将开始。
 
趣味竞技,亲情升温
 
本次运动会的核心项目“定向赛跑”充满挑战与乐趣。参赛家庭需根据任务卡上的图片,按“6-5-4-3-2-1”的顺序找到分布在村里的任务点,与驻守老师合影打卡。郑厝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珠源便利店、铺锦点等地都成了亲子协作的“闯关阵地”。
一年级的郑铭瀚拉着爸爸的手,对照图片仔细辨认路线,“爸爸你看,这张是不是小卖部?”父子俩小跑着穿过巷弄,找到任务点时难掩激动。三年级的冯思薇则当起了“小向导”,指挥妈妈避开人群:“这边近一点,我们快点去下一个地方!”家长们放下平日的严肃,跟着孩子的步伐全力配合,汗水浸湿了衣衫,脸上却挂着笑容。
 
定向赛结束后,“两人三足”“投壶”等互动游戏接力登场。四组家庭绑着布条并肩奔跑,喊着“一二一二”的口号冲向终点;孩子们站在线前瞄准投壶,家长在一旁加油鼓劲,投中时的欢呼声响彻球场。最特别的是“八段锦教学”环节,志愿者示范着柔和的动作,家长和孩子一招一式认真模仿,在舒缓的音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收获满满,温情落幕
晚上7点45分,颁奖仪式如期举行。随着各项目成绩揭晓,3名一等奖获得者接过精致的漆扇,5名二等奖得主领到了色彩鲜艳的马克笔,8名三等奖获得者抱着文具礼包笑开了花。未获奖的家庭也收到了志愿者手工制作的安慰奖,“重在参与”的理念让每个孩子都收获了成就感。
 
五年级的吴怡萱举着奖状向妈妈跑去,“我们虽然没拿第一,但找到所有任务点啦!”妈妈笑着帮她擦汗:“今天跟着你跑了一路,比平时上班还累,但特别开心。”村民郑阿姨带着孙子来观赛,看着场上的热闹景象感慨道:“平时孩子们各玩各的,这样的活动能让大家聚在一起,真好!”
 
活动结束后,支教队成员和家长们一起收拾场地,篮球架下的纸屑被捡净,道具被整齐收纳。支教队员相机里,存满了奔跑的身影、相拥的瞬间、灿烂的笑脸。这些照片将成为珍贵的回忆,见证这场属于郑厝村的“欢乐颂”。
 
此次亲子运动会不仅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爱上运动,更让家长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与孩子共享欢乐时光。正如支教队成员所说:“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亲情在协作中升温,让村里的夜晚充满更多笑声。”夜幕下的篮球场渐渐安静,但那份因爱而生的温暖,仍在郑厝村的巷弄间久久回荡。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