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普通话不仅能方便生活,更是打开交流大门的钥匙。” 在喀什市和谐西路社区,塔里木大学实践团队将主题宣讲与深度采访相结合,通过 “讲” 与 “听” 的双向互动,让普通话推广工作既有理论指导,又有情感共鸣,在社区掀起新一轮学习热潮。
宣讲环节,团队成员以 “普通话 —— 连接你我他” 为主题,通过数据对比、案例分析,展示普通话在促进经济交往、增进民族情谊中的重要作用。当讲到 “社区电商服务站的商户因会说普通话,将核桃销往全国”“年轻人用普通话在网上直播带货,带动乡亲增收” 等本地案例时,现场居民频频点头。团队成员还现场演示了如何用普通话清晰表达需求、有效沟通意见,让居民直观感受到语言的实用性。
宣讲结束后,“一对一” 采访随即展开。团队成员分成 5 个小组,深入居民家中、商铺摊位、社区服务点,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在社区超市,店主李姐告诉采访队员:“以前外地游客来买东西,我说方言他们听不懂,只能靠比划。现在我能说普通话了,游客不仅买得多,还会问喀什的景点,我推荐起来也得心应手,生意比以前好三成!”
采访中,团队特别记录了居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平翘舌不分”“前后鼻音混淆”“词汇量不足” 等问题被一一梳理。针对这些痛点,团队现场给出建议,如通过听新闻、跟读课文纠正发音,利用手机 APP 进行词汇积累等。居民们纷纷拿出纸笔记录,不少人还添加了队员的微信,方便后续请教问题。
实践团队将宣讲内容和采访素材整理成《和谐西路社区普通话学习指南》,涵盖政策解读、学习方法、居民故事等内容,免费发放给社区居民。社区居民热孜万古丽说:“先听宣讲学方法,再看别人的故事受鼓舞,这样的推广方式让我们学得明白、学得有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