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21 日至 8 月 1 日,塔里木大学的学子们在喀什社区的推普活动中,不断延伸服务触角,用贴心举措让普通话学习更接地气,让语言的温度在社区的每个角落传递。
实践团队注意到社区里有不少留守儿童,他们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日常沟通多依赖方言。为此,志愿者们专门设计了 “普通话暖心陪伴” 计划,每天抽出固定时间陪孩子们读书、聊天、做游戏,在陪伴中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使用普通话。一位留守儿童说:“哥哥姐姐们教我说新的话,我学会了就能跟爸爸妈妈视频时多说几句啦。”
针对社区内部分行动不便的老人,实践团队采取了 “上门送学” 的方式。志愿者们带着自制的普通话学习手册和录制好的音频,定期来到老人家中,逐字逐句地教他们常用词汇和简单对话。从 “今天天气真好” 到 “麻烦帮我递一下水杯”,老人们学得认真,志愿者们教得耐心,小小的房间里时常回荡着温暖的交流声。
此外,实践团队还在社区公告栏设立了 “普通话学习角”,定期更新学习内容,包括易错读音对比、实用短句积累等,方便居民随时查看学习。同时,他们还鼓励社区里的年轻人争当 “推普小能手”,带动家人一起学习,形成 “一人学习、全家参与” 的良好氛围。
此次塔里木大学学子在喀什社区的推普实践,不仅是一次语言知识的传播,更是一场青春力量的奉献。他们用真诚与耐心,打通了推普工作的 “最后一公里”,让每一位社区居民都能感受到学习普通话的便利与温暖。学子们用青春的行动践行着社会责任,为推广普通话、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写下了生动的一笔,也让青春之花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