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普通话后,我在小区超市打工更方便了,能和顾客顺畅交流,老板还给我涨了工资呢!” 在喀什市和谐西路社区,居民阿依古丽拿着塔里木大学实践团队递来的话筒,用略显生涩却充满自豪的普通话说出自己的故事。这是实践团队开展 “普通话改变生活” 主题采访活动的一幕,通过倾听居民心声,让更多人感受到语言学习的力量。
实践团队提前在社区发布采访预告,邀请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居民分享学习普通话的经历。在社区活动中心的临时采访点,从菜市场商贩到退休老人,从社区工作者到在校学生,大家纷纷打开话匣子。从事水果销售的买买提大叔回忆道:“以前顾客问‘甜不甜’,我只会说‘甜得很’,复杂点的话就说不出来,生意受影响。跟着社区课堂学了半年普通话,现在能给顾客介绍‘这个苹果是新摘的,脆甜多汁’,回头客越来越多了。”
采访中,团队成员特别关注老年群体的学习变化。72 岁的张爷爷用普通话讲述了自己的 “进近日,塔里木大学 “语润基层” 实践团队走进喀什市和谐西路社区,以主题宣讲的形式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用生动案例和实用技巧点燃居民学习热情,让普通话学习的种子在社区落地生根。阶之路”:“一开始连‘你好’都说不利索,现在能给外地来的亲戚介绍社区的新变化。上次孙子视频时,还夸我普通话进步大呢!” 说到这里,张爷爷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为了让采访内容更具感染力,团队还录制了居民的日常交流场景:在社区花园里,几位阿姨用普通话分享广场舞技巧;在快递代收点,居民用普通话核对收货信息;在儿童游乐区,家长用普通话教孩子辨认玩具…… 这些真实画面被制作成短视频,在社区微信群传播后,引发了热烈反响。
团队负责人马晓宇说:“采访不是目的,而是想通过居民的真实故事,让更多人看到学好普通话能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从而主动加入学习的行列。” 截至活动结束,团队共采访居民 50 余人,收集到 30 多个鲜活案例,为社区普通话推广工作提供了生动的 “群众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