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西农学子赴黄陵开展实践活动-- 传承文化根脉 助力发展实践

    发布时间:2025-08-07 阅读: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文彰轩辕,青春助航”三下乡实践队

  7月22日至2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文彰轩辕,青春助航”三下乡实践队深入陕西黄陵,开展为期5天的调研学习活动。实践队紧扣弘扬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维护生态环境三大主题,在实地走访中感悟历史底蕴,在实践调研中探寻发展路径。

溯文化根脉 厚植精神基因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论断,指引着实践队探寻文明源头的脚步。踏入黄帝陵,千年古柏苍劲挺拔,虬枝舒展间仿佛镌刻着岁月的密码,静静矗立的身影见证着数千年的风雨流转,无声彰显着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生命力。队员们驻足凝视,在古树斑驳的纹理与遒劲的枝干间,触摸到历史沉淀的厚重;漫步园内,历代领导人留下的碑文熠熠生辉——孙中山先生的题词激昂澎湃,字句间涌动着振兴中华的壮志;毛泽东同志的祭文气势磅礴,字里行间饱含着对民族未来的深切期许;邓小平同志的题字意味深长,凝聚着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这些碑文如同一部部无言的史书,清晰记载着华夏儿女对始祖的无限敬仰与绵长追思,让队员们真切体会到黄帝文化跨越时空、直抵人心的精神力量。天下炎黄子孙,无论身在何方,情归一处的赤诚从未改变,这份深植血脉的认同,是任何阻隔都无法割裂的拳拳赤子心。



  在黄陵县文化馆,实践队与非遗传承人迂平老师携手,开展黄陵面花技艺体验活动。迂平老师以黏土为材,指导孩子们创作小象形象。活动后,队员们对迂平老师进行专访,深入了解黄陵面花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迂平老师强调,非遗传承关键在青少年,此类活动正是为了让传统文化在新一代心中扎根。



  同时,实践队一行也去到了小石崖红色革命根据地。这片红色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它不仅是刘志丹、谢子长等革命先辈曾经的休整之地,更是连接陕北革命根据地与照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通道,同时还是爷台山战役、上畛子战役的出发地和革命队伍的兵粮补充地,尤为珍贵的是,它是西北地区唯一一块从未被国民党占领过的革命根据地。站在这片浸润着革命先辈热血的土地上,队员们仿佛能感受到那段烽火岁月里的壮志豪情,对革命先辈们为理想信念不懈奋斗的精神有了更直观的体悟,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意义

守护生态底色 践行绿色理念

  黄陵地处秦岭山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当地发展的宝贵财富。实践队先后来到黄陵国家森林公园与柳芽林场,触摸生态脉动,感受绿色发展成果。

  在黄陵国家森林公园,古木参天,山清水秀,自然之美令人沉醉,队员们直观感受到当地生态保护的显著成效。走进柳芽林场,副场长尹林杰的介绍让大家对生态建设有了更深认识:“随着保护力度加大,林场生态持续改善,今年护林员已发现华北豹踪迹。”这一消息让队员们切实体会到当地守护绿水青山的坚定决心,更深刻理解了生态保护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助力乡村振兴 探索实践路径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践队深入村镇、企业,探寻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在刘家川村,这个以农家乐为特色的村落,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村内建筑错落有致,兼具乡土韵味与现代气息。队员们在村支书带领下走进农家乐,与经营者亲切交流,发放调研问卷,详细了解经营模式、收入状况、客源结构及发展挑战,为探究特色产业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积累一手资料。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延安苹果全程机械化试验站,全自动智能打药机、多功能果园作业车等先进设备,让队员们直观感受现代农业机械对果园生产的革新作用。通过与工作人员深入交流,队员们详细了解了设备推广程度、果农接受度及使用中的优势与改进空间,对农业机械化助力产业升级有了更清晰认识。



  轩辕酒厂的走访则让队员们感受到传统产业的生命力。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大家了解了酒厂的悠久历史与发展历程,深入地下酒窖,在整齐的酒坛与浓郁的酒香中,体会到传统酿造业在地方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特色产业培育的推动作用。

  此次黄陵之行,西农学子在实践中感悟文化魅力,在调研中探索发展路径,以青春之力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使命担当,为传承文化根脉、助力地方发展贡献了青年智慧。



文/张若盼 图/罗小茜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多彩大学生网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多彩大学生公众号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