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骄阳似火。哈尔滨商业大学法学院 “青春筑梦·白T恤” 三下乡团队,怀热忱、扛责任,聚焦 “老漂族” 与 “留守妇女” 两大群体,以法治初心为帆,青春力量作桨,奔赴关爱之旅,传递人间大爱,书写温暖篇章。
仲夏时节,“青春筑梦·白T恤”三下乡团队开启实践首程。队员们星散神州各地,以笃行诠释青春使命,为老年群体倾注关怀暖意,更以行动镌刻青春誓言。在助力改善群体生活的实践中,大学生志愿者于磨砺中成长,逐步蜕变为担当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坚实力量。
聚焦需求,开启调研之旅
自7月13日始,“青春筑梦·白T恤”团队以“老漂族智能手机使用现状”为调研核心,创新采用“线上问卷+线下走访”双轨模式纵深推进。线上,团队通过问卷精准归集老漂族在智能设备使用中的共性难题;线下,队员们躬身街道社区,与老人们促膝长谈,细致捕捉其操作卡点与真实诉求。
调研中团队深刻体察到:尽管多数老漂族已持有智能手机,却深陷操作生疏、新功能认知匮乏、网络诈骗恐惧等多重困境。这些梗阻不仅让他们与数字时代的便捷红利渐行渐远,更在日常生活中徒增烦扰。为此,团队锚定痛点靶向发力,以“数字赋能+传统关怀”的融合路径破题,助力老漂族跨越数字鸿沟、融入现代生活、提升幸福质感,于实践中尽显青春担当,于细微处传递人间温情。
入户普法,守护财产安全
为增强老人们的反诈意识,7月14日,团队成员分组走进老人家中,开展普法反诈骗宣传活动。队员们结合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人们讲解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如冒充公检法诈骗、虚假中奖诈骗、保健品诈骗等,并传授了实用的防骗技巧。同时,队员们还仔细检查了老人们的手机,帮助清理垃圾文件、优化手机设置,修复了一些简单的手机故障,让老人们的手机运行更加流畅。老人们纷纷表示,这些知识和帮助非常实用,让他们对网络诈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摆摊助益,解决手机难题
7月15日,“青春筑梦·白T恤”团队联动各地社区,于社区入口设立便民服务点,为老年群体提供免费手机助益服务。活动现场,前来咨询求助的老人络绎不绝,队员们以专业素养细致排查设备故障,精准修复各类问题——从手机卡顿、软件闪退到网络连接不畅,皆逐一妥善解决。遇有当场难以化解的复杂难题,队员们亦详尽记录备案,郑重承诺后续跟进处理。此外,他们更以手把手教学的方式,耐心指导老人们掌握微信视频通话、移动支付等常用软件操作,助力长辈们跨越数字门槛,更顺畅地融入智能生活图景。
传递温暖,情暖老人心田
7月16日,“青春筑梦·白T恤”团队启幕“关爱老人,温情传递”专项行动。队员们携精心筹备的生活用品与防暑物资,登门入户探访老人,围坐闲谈间关切问询身体近况与生活所需,于家常絮语中感知“老漂族”对陪伴与关怀的深切期盼。队员们坦言,愿以点滴行动为老人们拂去孤寂,让社会温情浸润晚年日常,更冀望以青春之力助力这一群体提升生活从容融入时代肌理。
第一阶段的行动暂告段落,但是当老人们握着调试好的手机,眼里闪烁的不仅是屏幕的光,更是被青春温暖点亮的星辰。那些手把手教学的耐心、唠家常时的笑语、递过防暑物资的掌心温度,早已悄悄在“老漂族”群体的心底播下暖春的种子。
或许青春会褪色,活动会落幕,但“青春筑梦·白T恤”团队的这份跨越代际的牵挂不会消散。当老人们终于能熟练地用视频通话喊出远方孙辈的名字,当他们笑着展示学会的扫码支付,我们便懂得:所谓人间大爱,不过是年轻的手牵着苍老的手,一起慢慢走进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而“青春筑梦·白T恤”的故事,终将在更多温暖的延续里,长成时光里最动人的模样,这才是“三下乡”传递的青春真谛。
(文:曾辞谕 刘嘉怡 ;图:李宇童、王东睿、柏芳芳、邹少华、刘嘉怡、彭雨姝、罗彬、沈文彬、单家欣、安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