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3 日,沙海胡杨队三下乡实践团抵达十三团第二中学,与校方举行首次合作会谈。校长及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双方围绕实践育人目标、活动内容设计等核心议题深入磋商,为后续系列帮扶活动的落地筑牢根基,共同擘画团场教育提质新图景。
会谈中,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对实践团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并系统介绍了该校的发展概况。作为扎根团场的基础教育阵地,十三团二中始终坚守 “立德树人” 初心,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上成效显著,但受地域条件与资源配置限制,在科技启蒙、艺术熏陶、心理健康引导等领域仍存在发展短板。“沙海胡杨队的到来如及时雨,” 校长坦言,期待借助团队专业优势,为学生带来前沿知识体验,更希望以此为契机构建校地协同的长效帮扶模式,让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滋养团场学子。
实践团负责人随后详细阐述了团队构成与实践规划。据介绍,团队成员涵盖教育学、心理学、艺术设计等多专业领域,具备丰富的基层服务经验。此次实践旨在结合团场中学实际需求,通过 “课程 + 活动” 双轨模式,为学生成长赋能。负责人强调:“我们将以‘精准对接、实效为先’为原则,确保每一项活动都能真正助力学校发展与学生成长。”
在核心内容研讨环节,双方经过多轮沟通达成共识,确定了涵盖三大板块的实践方案:
多元课程体系
:开设科学实验课,通过 “水的浮力”“光的折射” 等趣味实验激发科学探索热情;设置艺术工作坊,开展素描基础、合唱训练等课程,提升审美与创造力;创新英语教学形式,以 “情景对话”“故事演绎” 等互动模式强化口语表达;增设心理健康课,通过团体辅导、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心态。
特色活动矩阵
:举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巡讲”,解析非遗技艺、地域民俗;组织 “户外生存挑战赛”,通过团队寻宝、信任背摔等项目锤炼协作能力;开展 “梦想分享会”,邀请团队成员讲述求学经历,点燃学生奋斗志向。
保障机制建设
:明确每日实践时段为上午 9 点至下午 4 点,校方负责提供多媒体教室、活动场地及后勤支持,团队则实行 “1 名队员对接 2 个班级” 的责任制,双方联合成立安全小组,制定应急预案。
“这次合作是校地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 实践团成员在会后表示,将以专业素养和饱满热情投入实践,让团场学子在丰富活动中拓宽视野、增长才干。校方也表示将全力配合,为活动开展提供全方位保障。
此次会谈的成功举行,标志着沙海胡杨队三下乡实践活动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这场跨越校地的教育接力,不仅将为十三团二中的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更将成为青年学子践行社会责任、书写青春担当的鲜活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