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知行柳城,文脉薪传”中华文化传承团奔赴柳城,深入柳城知青城景区,开启了一场探寻知青精神、传承红色文化的深度之旅。
抵达知青城景区,陶阿姨作为讲解员为传承团成员们讲解知青城的文化底蕴。陶阿姨作为知青文化的亲历者与传承者,以详实的讲述揭开了知青历史的厚重帷幕。她指出,知青城景区的建设,不仅是对那段特殊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知青精神的永恒铭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批城市青年响应国家号召,告别熟悉的城市生活,奔赴柳城这片广阔天地。他们带着理想与激情,在艰苦的环境中投身农业生产与地方建设,用汗水和青春为柳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图为陶阿姨为传承团成员们讲解知青城的历史
在陶阿姨的带领下,传承团成员们沿着知青街巷徐徐前行,仿佛穿越时空,重回那个充满激情与奋斗的年代。街巷两旁极具时代特色的建筑保存完好,墙壁上褪色却依然醒目的标语、宣传栏,无声地诉说着知青们初到异乡的迷茫与憧憬、融入乡村生活的艰辛与坚持,以及为柳城发展拼搏的热血与豪情。每一块石板、每一处屋檐,都承载着知青们的生活印记。陶阿姨边走边讲,用生动的细节和真实的情感,描绘出知青们在柳城的生活画卷,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知青们在艰苦岁月中坚守理想、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
▲图为陶阿姨为传承团成员们讲解知青城刻字大理石的内容
随后,来到知青码头。这座始建于民国25年的码头,原名洛崖码头,曾经是柳城繁华的商业集散地,见证了无数的商贸往来与繁荣景象。知青们来到这里后,码头又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洗衣、挑水、搬运物资,每一个场景都饱含着他们的青春记忆与奋斗历程。站在码头上,望着静静流淌的融江,队员们似乎看到了当年知青们忙碌的身影,感受到了他们远离家乡的思乡之情和对未来的无限期待。陶阿姨的讲述,让大家对码头在知青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那段历史变得更加鲜活可感。
▲图为陶阿姨带领传承团成员们眺望知青码头
最后,传承团成员们参观知青博物馆。馆内陈列的一件件展品,犹如时光的使者,将知青们的往昔岁月完整呈现。泛黄的日记本上,记录着他们的生活感悟与理想追求;磨破的劳动手套,见证了他们在田间地头的辛勤劳作;锈迹斑斑的农具,诉说着他们为农业生产付出的努力。陶阿姨耐心地为队员们讲解每件展品背后的故事,从知青们的日常起居到参与地方建设的点点滴滴,从文化学习到情感生活,无不令人动容。传承团的成员们沉浸在这段历史中,深切体会到了知青们艰苦奋斗、勇于奉献、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核,也对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图为陶阿姨在知青博物馆为传承团成员们讲解知青城历史
传承团成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知青历史,更在与历史的对话中汲取了奋进的力量。成员们将带着这份对知青精神的理解与感悟,在未来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让知青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而柳城知青城,也将继续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更多人前来探寻那段难忘的历史,传承知青精神,让这段历史记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传承红色基因发挥积极作用。
▲图为传承团成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