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探寻红色印记,感悟文旅传承——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学子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5-08-03 阅读:
    来源:山东财经大学 李祖腾 张嘉一
       7月20日至21日,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海田探韵”调研团队走进了青岛杨家里山乡村振兴片区,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一场聚焦红色文旅发展的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沉浸体验、交流访谈,探寻红色精神的传承路径,感悟历史与当下的交融共振。
      
      图为团队成员抵达杨家山里 李佳璐摄

红色初心溯源——杨家山里的烽火记忆
  调研团队首先来到了杨家山里红色教育基地,这里的一砖一瓦、一墙一景,都承载着往昔峥嵘。杨家山里曾是胶南地区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当地群众与八路军、武工队并肩作战,利用山险开展游击战,先后参与了多次反“扫荡”战斗,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基地以“杨家山里抗日战争展厅”为核心,周边环绕着中共青岛工委旧址、红旗广场、第一学习室等现场教学点,共同构建起“1+N”红色教育格局。其中抗日战争展厅以“使命担当”为主题,共分为“日军铁蹄、践踏国土”“中流砥柱、使命担当”“百折不挠、浴血奋战”“红色堡垒、铜墙铁壁”“红色基因、代代传承”5大版块。团队成员们在讲解员的引领下,穿梭于各个展区,专注聆听着每一段历史背后的故事,从革命先辈的勇敢与智慧中汲取奋进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红色教育基地 李佳璐摄

历史长卷品读——齐长城文化馆的岁月沉淀
  结束在红色教育基地的实地探访后,团队来到了齐长城文化馆。齐长城始建于春秋时期,杨家山里齐长城遗址作为其中一部分,距今已有2600年历史,是重要的文化遗存。该馆由齐长城文化价值概述、齐长城遗址保护与修复、长城脚下铁山新姿等六部分组成,采用展板、视频、互动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全面宣传了齐长城文化保护成果,有力地促进了文旅融合。在和讲解员交流的过程中,队员们也了解到当地已将齐长城遗址融入文化振兴、产业发展的格局中,建设杨家山里文化体验廊道,串联打造起“游长城古迹、赏春秋风光、品齐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研学、休闲娱乐新目的地。
  
       图为团队成员在齐长城文化馆入口处观看视频资料 李佳璐摄

合影铭记初心——共绘传承新篇
  调研尾声,团队成员和工作人员在红色教育基地、齐长城文化馆的标志性建筑前合影留念。镜头定格的瞬间,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红色历史的敬畏以及传承使命在肩的坚定。
       
       图为团队成员在齐长城文化馆合影留念 李佳璐摄

  红色文旅的核心在于传承红色基因与活化历史资源的结合,它不仅是对革命岁月的追忆,更是对红色精神的当代诠释。如今,杨家山里已将红色精神与历史文化融入乡村振兴实践,让参观者在历史场景中感悟精神力量,既活化了文化遗产,又带动了乡村发展。这种“红色铸魂、文化赋能”的模式,让杨家山里的精神财富与文化底蕴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此次调研,团队全方位了解了杨家山里红色教育基地与齐长城文化馆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也深刻认识到红色资源的珍贵,发现了文旅融合的巨大潜力。未来,团队愿以此次调研为契机,继续深入探索红色文旅传承路径,让更多人通过这些历史遗迹与文化场馆,看见历史的光,奔赴传承的远方,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