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暑意渐浓。为响应乡村振兴号召,助力教育均衡发展,7月 1 日,湖北医药学院“童心协力”支教团队的 15 名大学生志愿者背起行囊,奔赴郧西县观音镇,正式开启为期 13 天的暑期支教活动。孩子们纯真的笑脸与乡村宁静的风光交织,为这个夏天注入了别样的青春活力。
抵达支教点后,志愿者们迅速投入工作,根据村里孩子们的年龄和学业情况,分设了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两个教学组,精准对接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
在日常辅导中,志愿者们化身“小老师”,耐心为孩子们讲解数学公式的推导逻辑、语文课文的深层含义,逐字逐句批改作业,帮助他们补齐知识短板。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志愿者们还利用课后时间开展“一对一”辅导,用趣味故事讲解抽象概念,用生活实例串联知识点,让原本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起来。
除了学业辅导,团队特别开设的“健康与幸福”课程成为孩子们最期待的内容。课堂上,志愿者们通过情景剧、互动游戏等形式,讲解卫生防疫知识、食品安全常识,教孩子们识别情绪、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原来不开心的时候可以深呼吸慢慢平静,还能和好朋友倾诉呀!”一名三年级学生在课后笑着说。这些贴近生活的课程,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实用技能,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关注自身健康、珍惜幸福生活的种子。
课间与放学后的自由活动时间,则是校园里最热闹的时刻。志愿者们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踢毽子、玩跳绳,组织“两人三足”“接力赛跑”等团队游戏,清脆的笑声回荡在乡村的天空。有志愿者发现,村里不少孩子性格内向,便特意设计了“自我介绍接力”“小组才艺展示”等活动,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孩子主动举起小手,分享自己的小秘密,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灿烂。
“看着孩子们从不敢说话到主动提问,从计算错误到熟练解题,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支教的意义。”支教团队队长说。接下来,志愿者们还将结合乡村实际,开展科普小实验、乡土文化体验等活动,让这个夏天成为孩子们成长中难忘的记忆。此次支教活动虽已接近尾声,但志愿者与孩子们结下的情谊和播撒的希望种子,将在乡村的土地上持续生长。13天里,从作业本上的红勾到课堂上的踊跃举手,从羞涩低头到开怀大笑,孩子们的每一点变化都印证着成长的力量。
“这些大学生老师不仅教我们知识,还告诉我们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以后也要像他们一样,好好学习,去看看更大的地方。”一名五年级学生的话道出了孩子们的心声。志愿者们则表示,这段经历让他们深刻体会到教育的温度,未来将继续带着这份初心,用青春力量反哺乡村,让更多孩子拥有逐梦的勇气。
离别之际,孩子们用画笔写下“谢谢老师”,志愿者们将精心准备的文具和书籍交到孩子们手中。这份跨越城乡的牵挂,早已超越了时间的长度,成为双方心中最温暖的印记。(胡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