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耽误您两分钟,这份问卷关系到咱们社区的垃圾分类下一步怎么做得更好!”7月22日下午,在合肥市蜀山区地街道社区小广场上,身穿志愿红马甲的资源环境学院学生正热情邀请居民填写问卷。当天,资环学院赴蜀山区志愿服务实践团在社区党委、居委会的大力支持下,高效完成100份有效问卷,并同步推广可降解明信片,用青春与专业为社区生态建设“把脉”“开方”。
百份问卷精准画像,垃圾分类痛点浮出水面
本次问卷围绕“分类态度、知识水平、日常参与度”三大维度,涵盖居民对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的辨识程度、投放习惯、对现行政策的满意度等。调研结果显示:受访者对垃圾分类持“非常支持”或“比较支持”态度,大多数居民表示“每天都会分类投放”,但仅有小部分的居民能准确区分“其他垃圾”与“可回收物”;此外,对“废电池、废灯管应投放到哪里”这一问题,答对率效果不好。“数据说明,居民环保意识高涨,但知识储备仍是短板。”实践团队长郭雨菲指出,“后续我们将联合社区开展‘垃圾分分看’闯关赛,用游戏化方式补齐知识短板。”
图1 实践团成员圆满完成问卷
百张环保明信片,让绿色理念“飞”入千家万户
在填写问卷的同时,实践团成员将一张张印有“合肥地标+环保宣言”的可降解明信片送到居民手中。这些明信片以玉米淀粉基PLA材料制成,180天即可在自然条件下完全降解,不留任何微塑料。青年大学生有创意、有热情,社区有场景、有需求,街道有资源、有平台,三方一拍即合。下一步,实践团将依托专业优势,把100份问卷数据与社区近三年的垃圾产量、居民投诉、设施巡检记录进行交叉分析,形成《绿怡居社区垃圾分类优化建议报告》,计划8月初提交学院,为蜀山区乃至合肥市垃圾分类2.0版政策升级提供基层样本。
“今天的活动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实践团队长郭雨菲在活动总结时说,“我们希望用一张明信片传递一份绿色承诺,用一份问卷撬动一场全民行动,让‘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在蜀山区落地生根、蔚然成风。”
来源:资环学院 陈耀华/文 郭雨菲/图 联系方式:19839386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