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青溪映初心,碧浪护长河

2025-07-31 来源:盐城工学院优培学院
    
    “原来一杯清水要经过这么多道关卡!”看着提升泵房里浑浊的污水在管道中奔涌,纤维滤布滤池里逐渐清澈的水流,“三下乡”实践团队的“河小青”志愿者们发出由衷感叹。2025年7月1日上午,盐城工学院“河小青”团队8名志愿者走进盐都区郭猛镇污水处理厂,深度探访消毒池、提升泵房、纤维滤布滤池、流量槽、出水在线监测房、二沉池等核心设施,在见证污水“涅槃重生”的过程中,更以亲身体验解析苏北农村水源生态治理的现状,用青春力量发出守护碧水的全民倡议。
    污水处理厂:解码污水“重生”的全过程
    “大家现在看到的提升泵房,就像污水处理系统的‘心脏’,每天24小时不停运转,将全镇的生活污水‘泵’入处理流程。”在污水处理厂工程师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依次探访了消毒池、提升泵房、纤维滤布滤池、流量槽、出水在线监测房和二沉池,亲眼见证了污水从浑浊到清澈的“蜕变”。
                                             
      图1提升泵房 邹金通讯员 
    提升泵房内,轰鸣的机器将收集的污水加压输送,开启净化第一步;纤维滤布滤池中,细密的滤布如“筛子”般拦截悬浮杂质,污水逐渐褪去浑浊;二沉池里,污泥在重力作用下缓缓沉淀,清水与杂质实现“分离”;消毒池内,紫外线灯管发出柔和的光,默默杀灭水中残留的病菌;流量槽则像“计量员”,精准记录着每日处理的污水量;而出水在线监测房里,COD、氨氮、总磷等指标实时更新,数据稳稳控制在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内。
    

                图2出水在线监测房 邹金通讯员
    图3二沉池 邹金通讯员
    “处理后的水可以直接排入河道,有的还能用来灌溉农田。”工程师指着监测屏上的数字介绍,郭猛镇污水处理厂覆盖5个行政村、3万多村民,日处理能力达5000吨,每年可减少COD排放约500吨,相当于为河道“减负”近千吨污染物。站在出水口,成员们看到清水潺潺流入河道,岸边芦苇摇曳,偶有蜻蜓点水,很难想象这曾是令人避之不及的污水。
    苏北水生态:设施升级背后的“喜忧录”
    作为长期扎根乡村的“河小青”志愿者,团队结合本次参观与日常巡河经历,对苏北农村水源生态环境有了更立体的认知。
    图4污水处理厂附近河流 邹金通讯员
    变化显而易见:近年来,苏北各地持续加大环保投入,像郭猛镇这样的乡镇污水处理厂已实现“全覆盖”,提升泵房、纤维滤布滤池等先进设施的普及,让污水集中处理率从2018年的不足30%提升至如今的85%以上;“河长制”常态化推行,每条河道都有了专属“管家”,志愿者曾参与清理的郭猛镇幸福河,如今岸边设置了垃圾桶,河面漂浮物明显减少;村民的环保意识也在悄然转变,在宣传活动中,越来越多的人主动询问“如何正确处理农药瓶”“生活污水往哪倒”。
    问题仍需警惕:在偏远村落走访时,志愿者发现部分农户因管网未覆盖,仍存在污水泼洒到田间地头的情况,雨水冲刷后易渗入河道;农业面源污染仍是“硬骨头”,虽然宣传了“化肥减量”技术,但部分农户为追求产量,仍存在过量施肥现象,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风险;少数村民的习惯难改,巡河时仍能看到塑料袋、破旧衣物等垃圾被丢弃在河岸,这些“微小”的污染,最终都需要污水处理厂的设施“买单”。
    “污水处理厂就像水环境的‘医院’,能治病,但预防更重要。”郭猛镇水利站王站长的话让志愿者们深有感触,“如果源头污染不控制,再好的设施也会不堪重负。”
    守护碧水:每个人都是“把关人”
    从污水处理厂的六道“关卡”到水源保护的“全民防线”,守护碧水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在此,“河小青”志愿者联合发出倡议:
    做源头污染的“拦截者”:村民朋友们请记住,厨房废水、洗衣污水要接入管网,不要随意倾倒;农药瓶、化肥袋属于有害垃圾,应放入专用回收箱,切勿扔进河道或田间;养殖户要做好粪污处理,避免直排污染水体。你多一份细心,污水处理厂就少一份压力。
    做绿色生产的“践行者”:种粮大户们不妨尝试“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需求精准用肥,既能减少浪费,又能降低水体污染;水产养殖户可采用生态养殖模式,少用抗生素,让鱼塘水也能“清澈见底”;合作社可带头推广秸秆还田、绿肥种植等技术,让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双赢”。
    做环保行动的“参与者”:主动加入“河小青”“河道保洁员”等志愿队伍,定期参与河岸清理、水质监测;发现企业偷排污水、工地泥浆直排等行为,及时拨打环保举报电话12369;向家人、邻居科普污水处理知识,让“护水光荣”成为乡村新风尚。
    “污水变清水,需要设施‘硬保障’,更需要全民‘软实力’。”正如郭猛镇污水处理厂墙上的标语所言,每一滴达标排放的清水背后,是先进设施的默默运转,更是千万人的共同守护。
    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管好自家的一盆污水、一个垃圾开始,像守护眼睛一样守护家乡的水,让苏北农村的河道永远清澈,让每一条河都能倒映出蓝天白云、欢声笑语!
    图5团队大合照 邹金通讯员
    (摄影:叶嘉凯通讯员:邹金)
    
    来源:盐城工学院优培学院
    2025-07-31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