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江农学子∶“青春赋能乡土,温情浸润童心”

发布时间:2025-07-28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青春赋能乡土,温情浸润童心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投身乡村振兴、践行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指示,江西农业大学 “益” 老 “益” 小志愿服务实践队奔赴乡村,开启 “三下乡” 实践之旅,以青春力量赋能乡土,用温情行动浸润童心,在广袤乡野书写新时代青年担当。动员启航:锚定方向,奔赴乡土实践伊始,一场意义深远的动员大会在乡村会议室召开。室内党旗鲜艳,“江西农业大学‘益’老‘益’小志愿服务实践队‘三下乡’启动会” 电子屏夺目。学校指导老师、乡村干部与实践队员齐聚,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参与乡村建设、关爱 “一老一小” 的重要指示精神,明晰 “助力乡村振兴,守护朝夕美好” 使命。乡村干部介绍当地 “一老一小” 服务需求与乡土特色,老师叮嘱队员们要秉持 “求知若渴、服务用心” 态度,在实践中锤炼自我、贡献力量。队员们眼神坚定,带着期待与热忱,正式踏上三下乡征程,奔赴乡土,去探寻、去耕耘、去点亮。
护童成长:安全与知识并行
       防溺水宣传:筑牢安全防线夏日乡村,溺水隐患潜藏。实践队聚焦儿童安全,开展防溺水宣传课堂。队员们身着蓝马甲,在新水塘村教室,用动画演示、案例分享、情景模拟,向孩子们讲溺水危害、防溺方法。“牢记‘六不’,遇到危险找大人!” 孩子们认真跟读防溺口诀,抢答安全知识问答,在互动里把安全意识刻进心里,为乡村儿童夏日安全筑牢防护网。
成语教育:点亮文化星火
        传承文化基因,实践队以成语为媒,开展趣味成语课堂。“看图片猜成语啦!” 黑板上 “叶公好龙” 简笔画刚出,孩子们便踊跃举手。队员们讲成语故事、析寓意,组织 “成语接龙大作战”,让传统文化在欢声笑语里沁入童心。从 “守株待兔” 悟踏实做事,到 “鹏程万里” 励逐梦远方,文化星火在乡村课堂点亮,滋养孩子们精神成长。
红色传承:触摸历史,厚植信仰
        乡村红色旧址,承载烽火记忆。实践队走进 “李桂花智救陈毅” 故事发生地,驻足 “红色名片” 展区前。队员们凝视展板,聆听讲解,“营救陈毅” 的惊险、“陈毅疗伤” 的温情、“陈毅脱险” 的振奋,仿佛把众人带回革命岁月。“先辈们舍生忘死护信仰,我们要传承这份红色精神!” 队员们交流感悟,让红色基因在探寻与学习中,融入青春血脉,也计划把这些红色故事带回课堂,讲给更多孩子听,让红色薪火代代传。
敬老暖情:陪伴传递温度
       乡村小广场,成了温暖主场。实践队开展敬老活动,老人们手持小国旗,笑靥如花。队员们陪老人唠家常,听他们讲过去故事、乡村变迁;为老人表演文艺节目,歌声、笑声回荡。“孩子,你们来,咱心里暖乎乎的!” 老人的话,让队员们深知陪伴珍贵。一支支小曲、一次次倾听,把青春关怀送进老人心坎,也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的传统美德,在实践里闪光,为乡村增添温情底色。
乡土实践:耕耘中懂 “粒粒皆辛苦”
       田间拔花生∶ 汗滴里悟耕耘
       烈日下,农田是实践队新课堂。队员们跟着农户学拔花生,弯腰、发力,带泥的花生出土,沾满汗水的手收获果实。“原来花生要这么费劲种出来!” 队员感慨。亲身体验让大家懂耕耘不易,也更珍惜粮食,还把劳作技巧分享给乡亲,用青春力气助力农事,在泥土芬芳里,读懂 “粒粒皆辛苦” 的分量,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果树栽种学习:科技赋能乡野
       走进乡村果园大棚,实践队向农技人员取经。“果树修剪要留强去弱”“施肥得看生长周期”,队员们认真记录,围着果树观察、实践。了解到科学栽种能提产增收,大家把知识记在本上、装在心里,想把农技传递给更多农户,让科技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 “催化剂”,助力乡土果实满枝、收获满仓。
产业探路:养殖基地里的新观察
       乡村养殖基地,藏着产业密码。实践队实地参观,看自动化喂料设备运作,听养殖户讲养殖经。“生态养殖,鸡品质好、不愁卖!” 养殖户分享经验,队员们调研市场、成本、效益,探讨 “生态 + 养殖 + 电商” 模式。把专业知识和乡土产业结合,大家想为乡村养殖出谋划策,让 “土里土气” 的养殖,接上时代 “地气”,成为乡村致富新路径,以青春智慧助力产业兴乡。
结语:以青春之笔,绘就乡土新篇
        江西农业大学 “益” 老 “益” 小志愿服务实践队三下乡,以 “一老一小” 为圆心,画乡村振兴同心圆。从动员启航的热忱,到护童成长的坚守;从红色传承的虔诚,到敬老暖情的温度;从乡土实践的耕耘,到产业探路的思索,队员们把青春汗水洒在乡野,把服务真情留在乡土。未来,实践队将继续践行使命,让 “益” 老 “益” 小的温暖延续,以青春之我,助力乡村更美好,让 “三下乡” 的故事,在乡土大地上不断书写新的精彩,不负时代嘱托,不负青春韶华!

 
作者:赖浪 来源:实地调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湘江北去窑烟袅,青春执笔绘新窑
  • 湘水汤汤,窑烟袅袅。当夏日的清风拂过铜官古镇斑驳的墙垣,湖南工商大学数字媒体工程与人文学院“窑”遥领先实践团的年轻身影
  • 2025-07-28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