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学习莲萧技艺,传承非遗文化 ——“星火接力,‘潼’心筑梦”实践团学习双江莲萧技艺

发布时间:2025-07-28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学习莲萧技艺,传承非遗文化
——“星火接力,‘潼’心筑梦”实践团学习双江莲萧技艺
         为深入贯彻落实文化传承相关精神,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同时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提升文化自信,2025年7月20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英语学院“星火接力,‘潼’心筑梦”实践团在重庆市潼南区双江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期间,特意深入学习了当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双江莲萧技艺,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青春力量。
莲萧
(图为实践团成员学习莲萧照片。肖宇供图)
         双江莲萧起源于十九世纪中叶,是集歌舞、表演、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群体性民间艺术形式。表演时,艺人手持装有铜钱的竹棍“莲萧”,有节奏地敲打身体各部位,边打边唱,极具地方特色。2016年,双江莲萧被列入重庆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竹棍敲响千年韵,非遗技艺焕新彩
         在双江镇文化服务中心的组织下,实践团成员参与了市级非遗项目莲萧培训活动。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敏老师亲自授课,为队员们详细讲解了双江莲萧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制作方法以及表演技巧。
(图为实践团成员跟随老艺人学习照片。熊金供图)
         在双江镇社区活动中心,实践团成员认真学习莲萧技艺,目光专注。老艺人手持彩绸飘飘、铜钱叮当的莲萧,边击打肩、臂、脚、膝等身体部位,边配合着独特的步伐与唱腔,动作刚劲洒脱,节奏明快流畅,古老技艺的魅力瞬间点燃了现场。
         实践团团队成员们从认识莲萧的形制开始,亲手触摸这承载着巴渝民间智慧的器具。随后,在传承人“一点、二打、三转身”的口诀指导下,他们反复练习基本击打点位与步法配合,由生涩到逐渐连贯,清脆的铜钱撞击声与青春的笑语交织在一起,古老的技艺在年轻一代的手中焕发出别样生机。
(图为陈敏老师教学照片。莫双榕供图)
          此次莲萧学习,既是文化传承的实践,更是青年担当的体现。从竹棍敲击的韵律中,我们听见历史的回响,更看见未来的希望。当青春与非遗共舞,双江莲萧不仅是一项技艺,更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创新的桥梁。在这片红土地上,“星火接力,‘潼’心筑梦”实践团成员以行动诠释:文化自信,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脚踏实地的传承与创新。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老艺人们合影。程坪供图)
作者:程坪 来源:程坪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