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传统养生文化进乡村 “院长妈妈有约”社会实践支教队莲厝服务点开展特色教学

发布时间:2025-07-27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伴着舒缓的音乐声,莲厝村广场上传来整齐的口号声:“一二三四,二二三四……”此起彼伏,几十多个身影随着节奏舒展四肢,既有蹦蹦跳跳的孩童,也有动作稍缓的老人,带领大家运动的,是来自闽南理工学院教育学院“院长妈妈有约”社会实践支教队的队员们。他们正带领着村里的老人和孩子们一起做肩颈保健操,整齐的动作、欢快的节奏,增添了别样的活力。支教队的队员在为孩子们带来丰富多彩课程的同时,更将健康关怀悄然融入日常。
  早在去年,队员们就带领村里的老人和孩子练习八段锦,用传统养生方式守护大家的健康。今年,队员们细心观察到,不少孩子因久坐学习、村民因日常劳作,存在肩颈不适的情况。为此,队员们特意学习了一套简单易学的肩颈保护操,利用傍晚空闲的时间召集村里的老人和孩子一同练习。
  
    图为支教队员带领村民做操,宋诗雯供图
  
  “去年当队员时,认为支教就是给孩子上课、教知识,重心在课堂。今年当队长,带老人练操后才明白,支教不止是教知识,更是连人心。支教不该是外来者的短暂停留,而要像“心莲心”那样扎根村里,关注老人需求与感受,和村子拧成一股绳。这种温暖全村的温度,让支教意义不止于输出,更在于联结——留下知识,更留下被惦记的温暖,这比任何一堂课都长久。”起初很难,老人不愿参与,怕学不会;语言不通,沟通困难。但从他们偷学动作的样子,能看出他们想试试。我们让本地队员教闽南话,学着用方言沟通、递扇子,让老人知道我们真心想帮他们活动。队员们还主动拉老人加入,说动作简单不费劲。有人带头后,参与的老人越来越多,现在每天傍晚都自己结伴来。看到他们的笑脸,觉得当初学方言、主动邀请都很值得。”莲厝点队长林靖茹说。
  
  图为采访支教点队长,宋诗雯供图
  
  晚上7点半活动准时开始。活动现场,在晚间的微风中,支教队队员们身着统一服装,站在队伍前排,一边放慢动作示范,一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动作要点,让现场的老人和小朋友都能轻松跟上节奏。村委会干部也积极参与其中,与村民们一起舒展筋骨,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
  
  图为支教队员指导村委干部做五禽戏,宋诗雯供图
  
  练习肩颈保健操是莲厝支教队在暑期社会实践期间推出的特色活动,旨在帮助村民缓解农忙劳作带来的身体疲劳,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健康习惯。这几天傍晚的广场成了村里的“健康加油站”,孩子们围着比赛谁的动作标准,老人互相提醒,支教队员们则忙着给大家拍视频,记忆动作难点。
  
  有不少村民表示,这是第一次接触到专门针对肩颈健康的保健操,学会之后在平时在家里也能练,大学生们能将保健操教的这么生动有趣很厉害,耐心指导也让他们感到十分温暖。
  
  “起初部分需要抬手、转头的动作,对我来说有些吃力,担心会扭伤。但年轻人很有耐心,循序渐进地指导,让我慢慢尝试,后来动作也就流畅了。”村民在做肩颈保健操之后说。
  
  图为支教队员采访村民,宋诗雯供图
  
  这场五禽戏与肩颈保健操主题活动,不仅让大家学到了实用的健康知识,更在互动中拉近了支教队与村民、孩子们的距离,让这个夏日多了一份活力。未来,“院长妈妈有约”社会实践支教队还将继续观察大家的需求,用更多贴心行动,让暑期支教不仅有知识的传递,更有健康与温暖的延续。
作者:宋诗雯,陈涵 来源:“院长妈妈有约”社会实践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