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南信大“江淮战旗”小分队——红迹印盐阜 青春赋赤诚

发布时间:2025-07-27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为响应党和国家对广大青年关于培养社会责任感及社会服务意识的要求、弘扬青年大学生的志愿服务与奉献精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江淮战旗小分队走进盐城市区开展以“铁军精神砺初心,盐阜大地践使命”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聚焦盐城铁军精神及湿地盐业红色文化,通过实地探访、走访调研、宣传宣讲、社区实践等多样化形式,深入领会红色革命精神的时代意义,重点探寻盐城特色盐业与湿地地貌在红色基因传承、爱国主义弘扬中的独特内涵。
  
    童心筑梦绘新篇携手同行向未来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长效化,7月7日,小分队成员走进宝福娃托儿所、龙岗幼儿园开展“进校园”红色文化宣讲活动。成员们围绕盐城铁军精神的历史意义与未来展望,开展了包括传授讲解、绘制党旗、折纸比赛在内的多种活动。
    活动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热爱家乡文化与崇敬革命前辈的种子,为红色文化的代际传承注入纯真而蓬勃的力量。成员们与孩子们讲述新四军在盐城大地抗击日寇的英雄故事,用童趣语言诠释“爱国”与“担当”的含义,让铁军精神以更生动的方式扎根童心。
    三胡故里连古今革命文化世代传
    祖籍盐城的著名政治家胡乔木先生,一生坚守为党为国的崇高信仰,从追求进步到成为国家与社会的中流砥柱,事迹动人。7月8日,小分队在“三胡故里”张本古镇探寻了以乔木先生为核心“胡氏三杰”的事迹,其故事启示青年一代应植根人民、勤学笃行,为服务社会筑牢根基。
    此外,小分队采访了一位景区工作人员。他说,景区正积极与第三产业深度融合,对接企业、旅行团等机构,并寄语成员潜心学习理论知识,打好工作基础。与基层工作者的直接对话让成员们深受感触,大家将努力学习课本知识、投身社会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应用专业知识、切实增长才干。
  
    潘黄热土传薪火奋进使命续辉煌
    以烈士潘克、黄炜命名的潘黄街道不仅在战争时期架起抵御外侮的壁垒,更在新时代迸发出辉煌的生命力。7月9日,小分队走进潘黄街道,聆听红色故事、整理红色图书,探寻社区历史、体验社会服务。
    通过系列社区服务,成员们真切感受到潘黄街道的红色基因已深深融入基层治理的血脉。潘黄街道的社区文化不仅助力了青年将学习感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为全社会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生动范本。
  
    红色圣地萦香火铁军精神永不朽
    7月10日上午,小分队走进了坐落于盐城市建军西路的泰山庙是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的重建地。馆内丰富的史料与生动的场景真实再现了那段军民携手抗敌的峥嵘岁月,让成员们深切体会到革命先辈的坚守与抗争,更激励着大家在传承红色基因中主动担当时代使命。
    次日,我们还参观了毗邻的新四军纪念馆,全方位学习新四军抗战历程,这些荣光历史,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党史知识,更坚定了大家在青春赛道上延续前辈血脉、续写报国华章的信念;
  
    古法盐田凝忠魂湿地盐碱映丹心
    7月12日,小分队分别走进海盐与黄海湿地博物馆,探寻红色印记。海盐博物馆里,制盐器具与史料再现“军民共熬爱国盐”史,盐工与新四军背盐支援前线的场景让“盐”成爱国精神的现实象征。
    湿地博物馆中,生态与红色展区交融,再现新四军借湿地地形抗战景。1943年盐阜“反扫荡”战役中,新四军正是依托湿地芦苇荡设伏,歼敌数百。这里的盐、芦苇与滩涂,不仅见证了军民抗敌壮举,更凝结了湿地、海盐与红色爱国精神的深厚联系。
  
    此次“三下乡”活动,江淮战旗小分队以“红色文旅+”为行动纽带——既为活动提供了方向指引,也是连接青年与红色文化的桥梁。依托其采用多元实践模式,我们不仅在亲身实践中深化对铁军革命文化的理解、深入挖掘滨海盐城的红色文化底蕴与爱国主义色彩,且切实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在盐城地域特征与红色文旅的融合中书写青春篇章。未来,小分队将持续关注盐城红旅产业发展及革命精神传承,聚焦滨海湿地红色文化的宣扬与发展,让红色精神融入青年血脉,以青春担当续写奋斗华章。
  
    图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江淮战旗”小分队
作者:王陈宇 来源:南信大江淮战旗小分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乐山调研,中医药探路
  •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医药学院“药”行天下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带领下,12人于7月12日至15日赴乐山多区县,开展为期三天的基层中
  • 2025-07-27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