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踏入纳西日常品味民俗流芳
7月25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西部梦想社团于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坪寨cpa春雷小学举办的“邂逅纳西”活动顺利落幕。本次活动,实践队全程参与其中,与当地学生共同沉浸在纳西文化的独特魅力中,让孩子们近距离触摸这一古老民族的文化根脉。
活动以“踏入纳西日常,品味民俗流芳”为核心,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为偏远地区儿童的文化视野拓展与民族自信培育提供了生动载体。

活动开幕式的大合影
在以纳西族古老文字东巴文为背景设置的东巴文猜猜乐环节。孩子们热情高涨、争相抢答,实践队队员借图画拆解文字寓意,助力孩子在欢笑中识“山”“水”等字符,感受东巴文独特魅力,悄然播撒民族文化传承种子。

小朋友在进行东巴文猜猜乐环节
七星盘涂鸦区,孩子们尽情发挥想象绘制各色七星盘,多彩颜色与多样图案交织,部分作品融入东巴文元素,体会纳西族披星戴月文化,让古老符号借童趣创意焕新,推动民族文化创新表达。

小朋友在进行七星盘绘画环节
舞蹈区,音乐充盈教室,实践队队员带领孩子共跳纳西族传统打跳,孩子们手拉着手,在欢快舞步、灿烂笑容里,民族舞蹈活力在童真互动中延续传承。

小朋友在学习纳西族打跳
在火爆的趣味大合照区域,伴随循环播放的纳西民歌,孩子们摆出各色有趣姿态。相机快门声接连响起,定格下的不仅是童真笑颜,更是民族文化元素与青春活力交融的珍贵剪影。

小朋友在进行趣味大合照
实践队队员深知未来仍然需持续探索“非遗+童趣”的长效模式,开发更多适配青少年的文化体验课程,让民族文化传承,在代际接力中永葆生机,让纳西族古老智慧,持续滋养新时代少年成长。
本次“邂逅纳西”实践活动,以沉浸式体验为核心,让纳西族古老文化因子在童真探索中悄然浸润心灵。活动以童趣为桥,打破文化传播壁垒,从知识问答的踊跃,到艺术创作、舞蹈体验的投入,趣味合照的积极,见证民族文化对孩子们的吸引力。这不仅让纳西族文化“活”在当下,更在孩子心中埋下传承火种。

活动结束大合影
撰稿: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西部梦想社团云南向日葵队 陈淑媛
摄影: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西部梦想社团云南向日葵队 林子愉、陈淑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