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长安大学赴川藏地区暑期社会实践队专访作家达真,共话“两路”精神时代新篇

发布时间:2025-07-26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为深入探寻“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内涵,汲取奋进力量,2025年7月15日,长安大学“擎两路薪火探雪域通衢·聚川藏红韵颂天路新篇”暑期社会实践队于成都市专访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达真先生。

  图为专访现场 范智宣摄

         达真先生将深入藏区、融入当地生活的经历,转化为笔下的创作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方式。其代表作《路魂》深刻描绘了川藏公路影响下藏区的历史变迁与人文风情,对川藏公路这条“天路”及其承载的精神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该书结合其多年行走藏区的经历,生动讲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筑路故事和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篇章,阐释了“两路”精神所蕴含的不畏艰险的钢铁意志、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民族团结的坚固纽带以及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坚守。

  图为达真对实践队员分享故事 范智宣摄

         谈及《路魂》的创作契机,达真先生深情回忆道:“我的家乡在康定,就在川藏公路旁,我是伴着马达声、引擎声、鸣笛声长大的。”十八军在川藏线“树魂”的事迹深深烙印在他心中。“你看大渡河上,四座桥梁次第排开,跨越时空,诉说着奇迹!”他动情地描述,“第一座,是见证红军飞渡的铁索桥;第二座,是十八军用血肉之躯架起的钢索桥;第三座,是改革开放后建起的钢筋混凝土大桥;第四座,则是新时代通车的现代化特大桥,宛如巨龙横卧峡谷。在如此险峻的崇山峻岭间完成这样层层递进的壮举,这是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建设者才能创造的奇迹!是一座唯有‘两路’精神贯穿始终方能铸就的不朽丰碑!”

  图为达真签名 范智宣摄

  图为达真赠予书籍 范智宣摄

         达真先生分享了在川藏线的见闻,指出“两路”建设中有无数默默无闻的“平凡英雄”。这些英雄的经历为他理解“两路”精神提供了新视角——它超越了宏大叙事,凸显了“甘当路石”的个体奉献。这些劳动者以日常坚守诠释了顽强拼搏与民族团结的深层内涵,例如次仁多吉与汉族工程师的合作,生动体现了军民一家、不分你我的情感纽带,也揭示了“两路”精神不仅是战天斗地的壮举,更是无数普通人用生命书写的“无私奉献”新篇章。

  作为长期扎根西藏的作家,达真对西藏的日新月异感慨万千。他指出,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的建成彻底重塑了西藏的面貌,将交通闭塞的“雪域孤岛”变为四通八达的“经济走廊”。西藏的农业、畜牧业、旅游业以及能源、矿产开发均实现了长足发展。“两路”建设不仅是工程奇迹,更是赓续“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精神的时代新篇,为西藏可持续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作者:马若娴 曹景彬 梅蓝心 范智宣 魏树嵘 彭润泽 杨一群 刘轩辰 李思成 旦增德瑟 来源: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