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下午,西北师范大学“丝路薪火·生命护航”社会实践专项团队在兰州市七里河区上西园源江嘉苑“壹乐园”拱北沟儿童服务站组织开展“非遗传承·人道同行”主题传统文化剪纸活动。

活动巧妙将剪纸技艺与红十字运动知识相融合:既通过传统窗花纹样展现吉祥如意的文化寓意,又以红十字图案生动阐释其作为国际人道保护符号的深刻内涵,更以心形剪纸呼应“生命延续”的美好愿景。团队成员现场演示了红十字与爱心、急救十字标识的融合设计,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三救三献”(急救、救灾、救护,献血、献造血干细胞、献人体器官组织)的人道理念——正如剪纸中不同纹样的和谐共生,这些理念也在守护生命的实践中凝聚成跨越地区和民族的人道力量。

团队成员系统讲解了剪纸艺术跨越千年的历史渊源与“剪、刻、折”等基本技法,让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在指尖的传承中感受非遗的生命力与独特魅力。在实践环节中,小朋友们在团队成员的耐心示范与一对一指导下,从折纸构图、描绘图样到精细剪裁,逐步掌握技巧。大家围绕“三献”挽救生命的感人故事交流分享,让剪纸的每一刀都承载着对生命的敬畏。


剪纸作为世代相传的民间非遗艺术,早已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从陕北窑洞的喜庆窗花到江南水乡的细腻刻纸,从少数民族的图腾纹样到中原地区的吉祥图案,它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交汇融合中,成为连接各族儿女情感的文化纽带,生动诠释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厚底蕴。此次活动既是一场非遗传承的实践课,更是一堂生动的人道教育课。小朋友们不仅在团队成员的带领下完成了兼具艺术美感与文化内涵的作品,更在剪纸的开合之间,既领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深化了对红十字精神的理解。从非遗技艺的传承到人道理念的传播,此次活动以纸为媒,让文化根脉与人道精神相互滋养,为“人道同行”注入了鲜活的民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