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青禾诗语服务队走进陶湾镇中心小学支教
近日,郑州大学文学院青禾诗语服务队的研究生踏着晨光,走进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陶湾镇中心小学。鲜艳的国旗在微风中舒展,琅琅书声与林间鸟鸣相和——一场以古典诗词为媒介的支教活动,在这片群山环抱的土地上悄然展开。
上午8点,教室中正在进行支教队员精心设计的“诗词漂流瓶”活动。为了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队员们邀请同学们在纸片上写下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诗词,并投入班级的“小小诗词袋”中,随机选择同学到讲台上为大家解释诗词的美妙之处。
马瑞珂首先拿起一张诗词纸条——上面正写着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她轻声朗读后,邀请同学上台分享,并引导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想象我们站在夜晚辽阔的原野上,星星低垂仿佛触手可及……”抽象的诗句瞬间在孩子眼前变得鲜活可感。接着,一张张写有不同经典诗句的小纸条,如同承载着千年诗韵的“漂流瓶”,在孩子们手中传递开来。拿到纸条的孩子,被鼓励读出诗句,并分享自己如何理解它,或者它唤起了怎样的画面与情感。
一位男同学抽到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他小声读完后,腼腆地说:“这句诗让我想到妈妈晚上给我缝书包带子……”话音未落,情感已悄然流露。马瑞珂老师适时给予肯定:“这位同学读懂了诗句里的深情,这就是诗词连接我们心灵的魔力。”在这样的氛围中,“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纯净友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向上力量,纷纷从孩子们口中说出出,小小的教室变成情感共鸣的温馨港湾。王文波与马瑞珂执教的课堂上,诗意如清泉流淌。
离别时分,孩子们紧握队员的手追问:“老师,秋天还来吗?”那期盼的目光中,一粒粒诗的种子已然深埋。青禾诗语服务队以“诗词”为舟,载着山野童心驶向语言之美的瀚海。当平仄的韵律在群山间扎下根须,文化传承的星火便有了燎原之力——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为被重峦阻隔的梦想,轻轻推开一扇通向辽阔天地与的窗户。
作者:王文波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青春三下乡踏土 洱海百村治探新
- 2025年7月16日至17日,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中庄村、石岭村等地,开展“洱海生
- 2025-07-24
- 杜仲之乡的绿色变革
- 川北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赴贵州遵义“长征医影路,仁心映赤途”青春筑梦团前往贵州省遵义市苟坝村杜仲加工厂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此
- 2025-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