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践行新思想 传承文化根脉——人工智能学院“遗脉相承”实践团赴山西吕梁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24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河北传媒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遗脉相承”实践小分队奔赴山西吕梁,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深入碛口古镇、孝义贾家庄及孝义皮影木偶剧团等地,在实践中感悟思想伟力,坚定文化自信,探寻科技赋能传统文化的新路径。
  碛口古镇:黄河古韵中的匠心传承
  在奔腾黄河畔的千年古镇碛口,实践团成员们踏上追寻文化根脉的旅程,实地感受古镇厚重的历史积淀:走访黑龙庙古戏台,感悟文化空间的时代变迁;重点调研百年老字号“天元居”制醋技艺,学习国家级非遗山西老陈醋的酿造智慧与文化内涵,期间与当地非遗向导深入交流,探访基层在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中的实际做法,深刻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贾家庄:“皮影之乡”的坚守与创新
  走进被誉为“皮影之乡”的孝义贾家庄,实践团成员们将理论学习与社会观察深度融合。于三皇庙、宋家大院及贾家庄民俗体验中心,细赏精美皮影,感悟中华文化瑰宝魅力。一件皮影作品需手工雕刻3000余刀,每一刀都是老艺人的热爱与传承,与非遗传承人的交流,使成员深刻体悟到其背后“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同时通过对婚俗、面塑等其他民俗的了解,成员们更加理解了乡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青年一代在传承创新乡土文化中的责任担当。
  孝义剧团:对话非遗,探索活化新篇
  实践团最后一站深入孝义皮影木偶剧团,开展沉浸式学习。剧团专家为成员们系统阐释了皮影木偶的历史渊源、艺术价值及其所承载的中华美学精神,成员们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动手实践皮影和木偶的操作,体验传统艺术的精妙。剧团老师对传承困境与创新路径的介绍,引发了成员们关于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赋能非遗保护的深度思考。
 
  此次山西吕梁之行,是人工智能学院学子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投身“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生动体现。成员们纷纷表示,将自觉担当起新的文化使命,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畏转化为行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非遗保护传承的融合创新,努力为赓续中华文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青春智慧和科技力量。
作者:”遗脉相承“实践队 来源:”遗脉相承“实践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青春三下乡踏土 洱海百村治探新
  • 2025年7月16日至17日,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中庄村、石岭村等地,开展“洱海生
  • 2025-07-24
  • 杜仲之乡的绿色变革
  • 川北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赴贵州遵义“长征医影路,仁心映赤途”青春筑梦团前往贵州省遵义市苟坝村杜仲加工厂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此
  • 2025-07-24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