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渝州青年三下乡:以声传情递温暖;以知护航筑根基

发布时间:2025-07-23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近日,重庆市“向党于心 实践于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与“舞韵芳华 实践筑梦”三下乡团队联合行动,深入万州、开州多地,以“推广普通话、普及实用知识”为核心,开展了一系列接地气、暖人心的实践服务活动,用青春力量连接城乡,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
       在万州区养老院,实践团成员们带着精心准备的节目与教材,开启了一场温馨的“语言与艺术”之旅。考虑到老人多使用方言交流,成员们以“日常问候”“家人称呼”等生活化词汇为切入点,通过情景对话、趣味问答等方式引导老人学说普通话。“爷爷,‘吃饭’用普通话说就是这样哦”“奶奶,您试试说‘谢谢’”,一句句耐心示范中,老人们渐渐放下拘谨,跟着轻声模仿。互动环节后,实践团还带来了合唱《我和我的祖国》、舞蹈《永远跟党走》等才艺表演,熟悉的旋律与灵动的舞姿让养老院里暖意融融,不少老人跟着节奏拍手,眼角泛起笑意。
       转战开州区,实践服务的脚步延伸至更广阔的基层角落。在当地暑期托管所,成员们针对儿童安全与语言学习需求,设计了“防踩踏+普通话+防溺水”的组合课程。课堂上,通过模拟场景演示、安全知识问答,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掌握了“不推挤”“护头部”等防踩踏要点;而普通话推广则融入儿歌朗诵、绕口令挑战,孩子们争相举手展示,稚嫩的声音里满是学习的热情。 
       在开州白云村,实践团将服务精准对接村民需求。面对农村地区常见的语言沟通障碍与诈骗风险,成员们一方面以“赶集用语”“就医对话”等场景为例,手把手教村民说实用普通话;另一方面通过案例讲解、漫画手册等形式,普及“陌生链接不点”“验证码不发”等金融防诈骗知识。“以前打电话说不清病情,现在学了几句普通话,以后去镇上看病方便多了”“这些骗术说得太实在了,我们老人就怕上当”,村民们的认可成为实践团最珍贵的反馈。
       从养老院的温情互动到托管所的安全课堂,从乡村院落的知识宣讲到田间地头的语言交流,两支实践团以“小切口”服务“大需求”,不仅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更送去了实用的技能与关怀。成员们表示,此次实践让大家深刻体会到,基层服务既要“走进去”,更要“沉下来”,未来将继续聚焦群众所需,让青春之花在基层沃土中绽放。
 
作者:秦诗涵 来源:重庆市万州区、开州区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萤火映童心 化雨润乡野
  • 萤火映童心 化雨润乡野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教育振兴”的核心要求,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被万方”实践队
  • 07-23
  • 情系特殊儿童 爱筑成长梦想 —— 保定学院三下乡团队携手儿童福利院,共筑爱心之旅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