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小红棉志愿队重走总书记考察路线 探寻南粤文化传承之路

发布时间:2025-07-23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大家看,这里就是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的地方……”7月中旬,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小红棉志愿队沿着总书记于2020年10月13日在广东汕头的考察足迹,先后走进了小公园开埠区街区、开埠陈列文化馆以及侨批文物馆,开展“研习南粤”主题实践活动。志愿者们不仅实地感悟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更拿起摄像机,录制系列讲解视频,让南粤大地上的文化传承故事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重走路线不是简单的‘打卡’,而是要真正读懂总书记对文化传承的嘱托。”志愿队队长刘垒浩介绍,活动前期,队员们专门梳理了总书记考察广东时关于文化保护、非遗传承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历史文献、地方志资料等做足“功课”,为讲解视频的录制奠定了基础。
漫步小公园开埠区:从“触摸历史”到“解读记忆”
  汕头市小公园开埠区街区骑楼林立,古韵悠长,曾是汕头开埠后的商业核心地带。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小红棉志愿队漫步其间,不仅仔细观察骑楼的雕花窗棂与廊柱纹饰,更提前查阅《汕头开埠史》等资料,与沿街老商户、原住民深入交流,记录街区从繁华商埠到文化地标的变迁细节。
  “大家看这处骑楼的浮雕,既有中式牡丹纹样,又融入南洋卷草图案,正是当年侨乡中西文化交融的见证。”队员小浩对着镜头讲解的同时,身后的队友正用特写镜头捕捉纹饰细节。志愿队在此开展“分组研学+现场录制”模式,一组队员负责深挖历史背景,一组专注拍摄讲解视频,将总书记的嘱托与建筑背后的故事结合,让观众透过屏幕感受骑楼的历史价值与传达的浓浓乡愁。

图为小红棉志愿队在小公园开埠街区合影。梁梓悦摄
走进开埠陈列文化馆:用“沉浸讲解”激活百年记忆
  开埠陈列文化馆内,丰富的史料文献、实物展品与场景复原,生动展现了汕头从南海小渔村蜕变为对外开放重要口岸的百年历程。队员们提前整理“红头船贸易”“商号发展”等关键历史节点,结合总书记“尽可能保留历史原貌”的指示,在馆内开展专题学习讨论。
  “这张1930年的汕头开埠码头的照片,背后是无数潮汕人‘敢闯敢试’的奋斗故事,也是今天我们传承开埠精神的底气。”在文化馆展墙前,队员小悦对着镜头娓娓道来,身后展柜的文物则成为最鲜活的“道具”。志愿队特意采用“历史场景+当代解读”的拍摄手法,让讲解视频既有史料支撑,又融入青年视角,目前已完成1条馆内重点展区的讲解内容。

图为志愿队录制开埠陈列文化馆讲解视频。梁梓悦摄
探访侨批文物馆:让“跨越山海的家书”被更多人听见
  侨批文物馆里,一封封泛黄的侨批承载着海外侨胞对家乡的牵挂。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指出,要“为海外侨胞回祖国学习、传承中华文化创造更好条件”。队员们不仅认真聆听每封侨批背后的故事,更主动向馆内研究员请教侨批的格式、用语特点,深入理解其中蕴含的“艰苦奋斗、心系家国”的华侨精神。
  “这些跨越山海的纸页与银钱,是千万家庭的生计所系,更是民族的情感密码。侨批里所藏着的家国情怀至今仍能打动我们。”队员小珊讲述侨批故事时数次哽咽。志愿队计划将侨批故事配上文字访写、诵读与历史背景注解,让“跨越山海的家书”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纽带。

图为志愿者在参观侨批文物馆。梁梓悦摄
       据了解,这些讲解视频将通过学校官方平台、工作室新媒体账号陆续发布,志愿队还计划联合学校所在地的小学开展“云研学”活动,用视频作为课外教材,丰富小学的国情教育与文化课堂。队员们表示,此次重走总书记考察路线,不仅是一次沉浸式文化研学,更是一次传承使命的实践。通过深化学习,队员对文化理解更深刻,借助镜头语言让传承更鲜活。未来,志愿队将持续打磨视频内容,走访更多侨乡文化地标,让南粤大地上的历史记忆与精神密码,在青年的讲述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图为团队合影。张佩丽摄
(通讯员 李素素 王峥 刘垒浩)
作者:李素素 王峥 刘垒浩 来源: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小红棉志愿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萤火映童心 化雨润乡野
  • 萤火映童心 化雨润乡野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教育振兴”的核心要求,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被万方”实践队
  • 07-23
  • 情系特殊儿童 爱筑成长梦想 —— 保定学院三下乡团队携手儿童福利院,共筑爱心之旅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