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武汉晴川学院计算机学院“筑梦新翼团”参观阳新县文化馆民俗展厅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20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民俗文化则是其中鲜活且接地气的部分。近日,武汉晴川学院计算机学院筑梦新翼团的两位老师与六名学生走进阳新县文化馆民俗展厅,开启探寻阳新民俗文化魅力的奇妙之旅。

农耕文化:勤劳铸就的岁月诗篇

  踏入农耕文化展区,仿若穿越回“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农耕时代。展柜里的农具,承载岁月痕迹与先人智慧,是阳新农耕文化的鲜活见证。那把锈迹斑斑的犁铧,静静地躺在展柜中,却仿佛在诉说着它曾经在田间翻土的艰辛。它见证了农民们春种秋收的忙碌,见证了土地从沉睡中苏醒到孕育出丰硕果实的全过程。还有那架古朴的水车,它的木质结构虽已有些陈旧,但依然能让人想象到当年它转动时,将河水引入田间,滋润着庄稼的场景。

  展区还有诸多精巧农具。小巧的锄头,是除草、松土的得力帮手。烈日下,农民手持锄头翻动土地,拔除杂草,为作物创造良好生长环境。其刃口锋利,木质手柄经精心打磨,握感舒适稳固。弯弯如月的镰刀,在收割季节大显身手。金黄麦浪中,农民挥舞镰刀,快速割下麦穗,“唰唰”声似丰收赞歌。这些农具不仅是生产工具,更是阳新人民勤劳奋斗的象征,记录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彰显着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农耕时代,阳新人民凭借简单工具与大自然不懈斗争,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他们顺应天时,依季节安排农事,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每个环节都蕴含智慧与经验。每件农具的用途与使用方法让我们仿若看到阳新先民田间辛勤劳作的身影。农耕文化是阳新文化的根基,孕育了阳新人民的坚韧勤劳,是宝贵精神财富。这些普通农具支撑起一代代阳新人的生活,铸就独特农耕文化,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在精神层面培养了阳新人民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品质,让这片土地充满生机活力。

  饮食文化:舌尖上的器具之美

  阳新饮食文化源远流长,饮食文化展区丰富的展品展现着当地独特风貌。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传统饮食工具。古朴的石磨,由上下两个圆石盘组成,上盘有小孔用于倒入谷物。电力未普及时,人们人力推动石磨将谷物磨成粉制作面食,粗糙纹理见证无数次研磨的辛勤,承载着家庭团聚共享美食的温馨。精巧的竹制蒸笼,层层叠放,蒸汽袅袅升腾,仿佛能闻到蒸出糕点、包子的香气,竹制材质环保且赋予食物独特清香。

  日常饮食用品也别具特色。精美的陶瓷碗碟,绘制着阳新当地花鸟、山水图案,色彩鲜艳、栩栩如生,不仅是盛放食物的器具,更是艺术的载体,体现着阳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木质的筷子,经精心打磨,光滑圆润,握感舒适自然,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承载着团圆、和谐的美好寓意。

  婚俗文化:人生仪礼中的吉祥象征

  婚姻是人生的重要里程碑,阳新地区的婚俗文化承载着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期许。在民俗馆的婚俗展区,通过实物、场景复原与图文展示,我们得以聚焦传统婚俗中最具象征意义的“花轿”与“床具”,感受其中蕴含的匠心与祝福。

  花轿是阳新传统婚俗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工具,也是女方出嫁时最引人注目的“移动宫殿”。展区内陈列的一顶清代花轿,木质轿身以榉木制成,表面雕刻着精美的“百鸟朝凤”“花开富贵”图案,每一处纹路都透着工匠的巧思。轿顶覆盖着大红色的绸缎,四周垂挂着彩色流苏,随着光线移动,流苏轻轻摇曳,仿佛还能看到当年新娘坐于轿内,伴着锣鼓声缓缓前行的热闹场景。

  花轿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婚姻庄重的象征。女方家对花轿的讲究极多——轿身必须为全新制作,寓意“新人新气象”;雕刻图案需选吉祥主题,如“龙凤呈祥”象征婚姻美满,“麒麟送子”寄托早生贵子的期盼。迎亲当日,花轿需由四位健壮青年抬行,途中经过村庄时,路人会自发向轿内撒喜糖、抛花瓣,共享这份喜悦。婚房中最核心的物件,当属那张精心布置的婚床。展区复原的阳新传统婚房内,一张朱红色的木质雕花床尤为醒目。床架以榉木或楠木制成,床头雕刻着并蒂莲、鸳鸯等图案,象征“夫妻恩爱、永不分离”;床栏上则装饰着“百子图”或“五福临门”的木雕,寓意“多子多福、生活富足”。床品选用大红色的绸缎,表面绣着金色的“囍”字或牡丹花纹,既喜庆又富贵。

  从花轿到床具,阳新婚俗文化通过一件件具象的物件,将抽象的情感与祝福化为可触可感的仪式。这些传统不仅是对婚姻的重视,更是对家庭、亲情与美好生活的传承与寄托。

  阳新采茶戏:舞台上演绎的乡土风情

  “采茶舞步轻盈转,戏韵悠扬绕耳边。”阳新采茶戏是当地传统戏曲剧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
       在采茶戏展区,通过视频资料和实物展示,我们了解了其发展历程和表演特点。阳新采茶戏起源于民间采茶歌和采茶舞,经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独特表演风格。其唱腔优美动听,旋律婉转悠扬,富有生活气息。表演时,演员身着鲜艳戏服,通过生动动作和表情,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馆场内播放的经典采茶戏表演视频让我们如痴如醉。阳新采茶戏是阳新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反映了当地风土人情和社会生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我们都希望能现场观看一场采茶戏表演,亲身感受其魅力。

  感悟与传承:让民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参观结束后,我们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次阳新县博物馆民俗馆之行,让我们对阳新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精神标识,记录着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在当今社会,随着现代化进程加速和外来文化冲击,许多民俗文化正面临失传危险,传承和保护民俗文化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要从自身做起,积极学习和了解民俗文化,将其融入生活。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民俗文化进行创新和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民俗文化。

作者:王诗琪 来源:筑梦新翼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武汉晴川学院计算机学院“筑梦新翼团”参观阳新县文化馆民俗展厅纪实
  • 桑田青春织梦行,茧光自拓天地兴
  • 桑田青春织梦行,茧光自拓天地兴
  •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背景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桑田兴梦”实践团队于2025年7月2日至8日走进“华夏蚕桑第一村”——江苏
  • 07-20
  • 寻路东江筑梦非遗突击队:青春支教点亮河源留洞村非遗之光
  • 河南城建学院:法治教育进乡村 守护童心助成长
  • 薪火探源|长安大学暑期实践团的“红色IP”寻根记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