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探源|长安大学暑期实践团的“红色IP”寻根记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背景下,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迎来战略机遇期。为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价值,探索红色文化 IP 产业化发展路径,2025 年 6 月 17 日,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红色文化 IP 社会市场调研” 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金栋昌的组织和带领下,前往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开展实地调研。
图一 打卡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马小童摄
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展陈体系呈现出复古与现代交融的特点:前庭院落陈列抗战时期八路军使用的会议桌椅、水壶、水盆等历史文物,以此打造沉浸式历史场景;后室展厅则采用图文并茂的现代展陈形式,配备讲解员的系统导览,生动呈现了八路军的革命事迹。
经实践团队深度调研分析发现,该旧址在红色文化传播与红色IP 开发方面存在多维提升空间。
图二 展馆中的文物展示 马小童摄
在展陈层面,现存展示形式以实物陈列、图文展厅为主,信息过于密集,观众容易缺乏耐心和时间逐一审视,引发视觉疲劳;在体验层面,文化传播与娱乐功能尚未有效协同,交互性与趣味性不足,目前仅 “木制乒乓球桌体验” 和 “光影人物图片展示” 给参观者留下较深印象;在服务层面,专业讲解员的数量和服务质量难以满足公众需求,在讲解员配备不足,易出现游客对历史事件困惑却难以及时了解的情况的问题;在文创开发层面,衍生产品同质化严重,多为冰箱贴、积木等常见品类,未能深度挖掘八路军办事处的特色文化元素,且定价机制与市场需求脱节,超出消费者接受范围。
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作为重要的革命文物单位,其发挥的历史价值与教育功能绝无仅有。其通过完整复原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工作实践场景,构建起具象化的红色文化传播场域,成为公众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载体。在新时代语境下,八办更是培养青年爱国主义热情、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地,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战略意义。
图三 重温红色八办记忆 马小童摄
基于调研成果,实践团队针对性提出优化策略:建议引入 VR 场景再现、LED 动态影像等数字化技术,突破空间局限,构建全景式历史文化体验;创新展陈形式,整合电子展览、情境演绎等多元载体,在增强传播效能的同时坚守红色文化严肃性;深化文创产品开发,围绕八路军办事处特色文化符号,打造差异化、高品质文创产品矩阵,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向文化生产力转化。此外,还可在特色场馆区域开展文艺演出,设置知识问答环节并以文创产品作为奖励,以此实现文化传播与娱乐功能的有机结合。
此次调研活动立足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需求,为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红色文化 IP 建设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对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积极的实践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