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潍坊理工学院泰山书院“元气满满青年”实践队奔赴潍坊市奎文区开展暑期实践活动,以“情系家乡,守护‘一老一小’,温暖社区邻里”实践。通过志愿服务将青春力量注入家乡,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担当,让敬老、护童与社区服务的暖流在家乡的土地上涌动。
青年铸魂,元气起航
活动开始前,元气满满青年实践团做了充足准备。先走访社区,初步老人的健康状况、兴趣爱好。向社工讨教与老人沟通的技巧。大家分头备齐物资:大字版健康手册、学习象棋剪纸等技能。还特意练了几段经典老歌和传统小调,想着能陪爱唱歌的老人哼上几句。采购物资时,大家反复斟酌:选了软糯的糕点方便牙口不好的老人食用,备了放大镜和老花镜挂件,连聊天时可能用到的怀旧话题都提前列了提纲。
出发前的最后碰头会上,有人担心“怕冷场”,有人念叨“别记错老人的忌讳”,细碎的讨论里藏着满满的认真。希望带着这份准备和期待出发。队员们模拟交流场景,琢磨着如何自然关心老人、如何化解沉默尴尬。带着一份把陪伴做细做实的心意,他们期待着用行动温暖每一位长辈。
陪伴桑榆:用倾听温暖岁月
在金色阳光养老服务中心,实践队的到来让这里热闹了不少。队员们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教老人用智能手机视频通话,帮他们和远方的子女连线。
针对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队员们组成“陪伴小分队”,帮忙采购物资,和打扫卫生,还特意准备了大字版的健康手册。“孩子们一来,家里就亮堂了。”83岁的爷爷笑着说。简单的陪伴,成了老人们最期盼的“日常惊喜”。
来到养老中心我们倾听爷爷给我们介绍他们在这里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同时我们也了解了养老中心的环境和基层服务,陪伴老人在操场活动,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锻炼身体的重要性。
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解到了在养老中心的民生情况,活动中心有象棋室和麻将室,对于喜好阅读的需求,设置了图书角
倾听是最常做的事。队员们竖起耳朵,围在老人身边,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回忆年轻时日子,手上的老茧随着讲述轻轻晃动;眼角的皱纹里盛着笑意。遇到沉默的老人,队员们就从“今天天气”聊起,慢慢引导他们打开话匣,让积压的心事有了倾诉的出口。
互动活动更是丰富多彩。活动室里,三四位老人凑成一桌麻将,队员们在旁当“参谋”,输赢间的笑声此起彼伏;图书角里,队员们给视力不好的老人读报念故事,从养生知识到社会新闻,声音轻缓得像午后的风;操场边,大家陪着爱动的老人运动,阳光洒在相携的身影上,和老人们相处非常融洽。
温暖童心,用爱陪伴
社区图书角里,“元气满满青年实践团”的队员们正带着孩子们开展红色故事阅读活动。书架上整齐摆放着《小英雄雨来》《雷锋的故事》等绘本,队员们特意挑选了图文并茂的版本,让红色记忆在童趣中扎根。
“大家知道吗?过去有个叫王二小的孩子,用智慧保护了乡亲们……”队员们轮流担当“故事主播”,用生动的语调讲述着革命小英雄的事迹。讲到雨来勇斗鬼子时,孩子们攥紧了小拳头;听到雷锋冒雨送大娘回家的片段,有人小声说“我也要帮奶奶拎菜”。队员们还准备了互动提问:“如果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能做些什么?”孩子们纷纷举手,稚嫩的回答里藏着最纯真的正义感。
角落里,扎羊角辫的萌萌正跟着队员逐字认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指着插图猜意思;平时坐不住的小虎,此刻正盯着《鸡毛信》的插画,小声问“海娃的信送到了吗”。阳光透过书架的缝隙落在书页上,孩子们的眼神专注又明亮,仿佛跟着故事走进了那段热血沸腾的岁月。
活动结束时,孩子们抱着书不肯放下,有人提议“明天接着讲长征的故事”,有人要把书带回家读给弟弟听。一本本红色故事书,不仅让孩子们认识了英雄,更在心里播下了勇敢与担当的种子,这份元气满满的正能量,正顺着书页悄悄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