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下午,福建农林大学蜂学与生物医药学院产学研实践队赴福建省屏南县甘棠乡漈下村,走访福建天星山农林发展有限公司茯苓种植基地,通过学习茯苓树蔸栽培工艺及产品开发,了解茯苓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基地负责人倪小淋详细介绍了茯苓的生产工艺,实践队员们系统学习了短段木与树蔸两种栽培方式:短段木栽培需经选场整地、木材处理、菌种扩繁到接种管理;而更具特色的树蔸栽培,则是通过清理废弃松树蔸、精准开槽植入菌种、科学覆土养护,让枯树蔸“涅槃重生”孕育茯苓。实践队员们惊叹:“这简直是变废为宝的生态循环教科书!”当实践队员们亲手抚摸那些从枯树蔸中破土而出的菌核时,触摸到的不仅是道地药材,更是一个特色产业激活乡村经济的鲜活样本。大家不仅感受到传统种植智慧的精妙,更体会到现代农技赋能下,茯苓产业多元产品开发如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图1 基地负责人向实践队员们讲解茯苓的生产工艺流程 李明瑞/摄

图2 茯苓菌核的形态 李明瑞/摄
展厅内摆放着各种茯苓初加工产品,如茯苓丁、茯神、茯苓卷、茯苓个、茯苓皮、赤茯苓等,基地负责人向实践队员们一一介绍了它们的药用价值。指导老师陈湜向实践队员们介绍道,“茯苓从古至今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广泛,不仅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现代研究还表明其富含多糖、三萜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抗氧化及调节血脂。”此外,观看茯苓传统文化价值视频让实践队员们对茯苓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图3 实践队员们观看茯苓传统文化价值视频 李欣瑜/摄
接着,基地负责人带领实践队员们走到茯苓产品展示区。负责人介绍道;“公司目前正积极推进茯苓酥、茯苓面、茯苓酒、茯苓清口茶以及茯苓面膜等深加工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实践队员现场品尝了茯苓酥,其口感酥脆清香,温和适口。
图3 实践队员们观看茯苓传统文化价值视频 李欣瑜/摄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践队与带队老师、基地负责人围坐品茗,手捧清香的茯苓茶,就茯苓产业的种植技术、市场前景及产业升级展开了深入交流。这种寓交流于品茗的互动形式,不仅让讨论更加生动活泼,也让队员们对茯苓产业有了更直观立体的认识。

图5 负责人与实践队交流 李明瑞/摄
此次调研不仅让实践队近距离感受到茯苓产业的魅力,也为青年学子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实践平台。未来,实践队师生将与茯苓种植基地就茯苓的研究与应用展开深度合作,助力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推动地方特色经济高质量发展。这场关于"绿水青山"的价值转化实验,正在闽东大地续写新篇。(通讯员黄欣练曼欣钱艺雯/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