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探寻红色印记,传承抗战精神 ——合肥工业大学实践团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17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为深入挖掘抗战精神内涵,以实践赋能红色传承,2025年7月9日,合肥工业大学抗战精神溯源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北京,打卡北大红楼、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中国党史展览馆、李大钊故居,在历史地标间回溯抗战精神脉络,以青春行动赋能红色基因传承。
北大红楼:触摸革命火种的温度
实践团首站踏入北大红楼。这座承载着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光辉记忆的建筑,如今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 。
在红楼一层李大钊办公室旧址,步入外间,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木桌与六把木椅,它们安静地排列着,仿佛还在等待着当年那些进步青年围坐讨论。再走进里间,靠墙伫立着两个大书柜,其中零散摆放着旧书,涵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各类进步刊物等,它们是李大钊探索革命道路的知识宝库。讲解员生动讲述着李大钊在此传播马克思主义、筹备建党的峥嵘岁月。正是这份以笔为刃、以志为炬的爱国情怀,照亮了民族救亡之路。先辈们为民族解放奋斗的精神,让大家更懂得珍惜当下、勇担使命。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北大红楼展厅。欧前程 供图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聆听思想觉醒的先声
毗邻北大红楼的新青年编辑部旧址,曾是《新青年》杂志编辑部所在地,更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重要阵地。实践团成员驻足旧址,回溯陈独秀、李大钊等先驱在此笔耕不辍,以思想启蒙为抗战救亡筑牢精神根基的历程。《新青年》倡导的“科学与民主”,为民族危亡中的仁人志士注入信念力量,成员们在此聆听思想觉醒先声,理解文化觉醒对凝聚抗战意志的深远意义。

图为团队前往编辑部旧址学习。欧前程 供图
中国党史展览馆:纵览抗战历史的长卷
走进中国党史展览馆,实践团开启沉浸式学习之旅。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抵御外敌的浴血奋战,到抗战胜利后民族复兴的接续奋斗,展览馆以全景式展陈,串联起抗战精神从孕育到升华的历史长卷。团队成员在“抗日战争”主题展区前驻足,透过历史影像、文物史料,深刻感悟全民族抗战的磅礴力量,理解抗战精神是如何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淬炼而成,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图为团队参观抗战主题展厅。欧前程 供图
李大钊故居:感悟革命先驱的担当
实践团的最后一站,是位于文华胡同的李大钊故居。这里见证了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为民族解放奔走的岁月。陈列室中,成员们了解到他唤醒民众、培育革命力量的不懈努力,而故居负责人 “先生捐薪助学却全 家啃窝头” 的讲述,尤其让身为受资学生的队员们动容 —— 这份舍己为人的赤诚,恰是他们亲历的温暖。他以 “铁肩担道义” 为抗战精神注入信仰底色,让队员们深切领悟先驱对民族救亡的使命坚守。当白菊献于塑像基座时,誓言铿锵:“必让先驱火种燎原!” 这份誓言里,既有对先辈的敬仰,更有受助学子传承大爱、不负期许的决心。赋能传承:让抗战精神“活”在当下。

图为团队拜访李大钊故居。欧前程 供图
暮色漫染红楼时,实践团成员们踏上归程。指尖残留的历史温度,化作手册里一行行滚烫的誓言。“触摸过先辈的笔锋与弹孔,才懂和平的分量。”我们深知,传承抗战精神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把北大红楼的呐喊、党史馆的厚重、李大钊故居的誓言,转化为校园里的宣讲、课堂上的思考,让更多同龄人看见:当青春与红色基因共振,民族的星火,永远炽热且明亮。这一路丈量的不仅是红色热土,更是用脚步续写——属于新一代的精神传承篇章。
 
作者:合肥工业大学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长安大学:探访公路建设,体悟“两路精神”
  • 塔大学子:聚焦农产销路,情暖昆岗乡间
  • 以青春之力播下红色之种
  • 以青春之力播下红色之种
  • 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青少年爱国情怀,6月27日至7月2日,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红苗成长志愿服务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当地小学
  • 07-17
  • 巢湖学院学子三下乡:趣味研学传药香,童心识药润心田
  • 烟育菏梦三下乡:知识与活力在校园共绽放
  • 三下乡:潍坊理工学院致知书院开展“蒙山铸魂·沂水承志”社会实践活动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