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上午十时许,十三团第二中学的操场上,一曲《强军战歌》的激昂旋律随风飘扬,引得师生驻足聆听。“胡杨魂铸青春盾,七彩光暖童心巢” 团队的成员们正手把手教孩子们学唱这首充满力量的歌曲,用红色音符为孩子们的心灵播撒爱国强军的种子。
“大家知道吗?这首歌里的每一个音符,都承载着军人保卫祖国的决心。”团队成员向景奕在教唱前,特意给孩子们讲述了歌曲背后的故事。从边疆战士顶风冒雪守护疆土,到新时代军人练兵备战的场景,志愿者们将强军梦的时代内涵融入生动的讲述中,让孩子们在学歌前就对 “保家卫国” 有了具象的认知。
音乐响起,孩子们瞬间被旋律的力量感染。起初,他们还略带羞涩地跟着哼唱,眼神里满是对未知的好奇;随着团队成员用手势标注节奏、强调重音,孩子们渐渐放开了声音,小手跟着节拍轻轻摆动。当唱到 “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召唤在前方” 这句时,不知是谁先举起了右手,紧接着,一个个标准的少先队礼在队伍中绽放,稚嫩的脸庞上,认真的神情格外动人。
“原来当兵不仅要扛枪,还要让祖国更强大!”六年级的王梓涵捧着歌词纸,仰着小脸对志愿者说,“等我长大了,也要为强军目标出份力!”孩子朴实的话语,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漾起了在场所有人心中的涟漪,这正是红色教育最珍贵的收获。
团队负责人表示,选择教唱《强军战歌》,是希望用音乐这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爱国主义教育 “活” 起来。未来,团队将以 “胡杨精神”为指引,继续探索红色故事宣讲、军事体验等活动形式,让红色基因像胡杨扎根沙漠一样,深深融入孩子们的成长轨迹,让强军的种子在歌声里、在故事中不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