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郗波、郎亮明和张美莎三位老师的指导下,于7月15日抵达青海省西宁市。怀着对“两路”建设者的崇高敬意与憧憬,团队成员携手走进了青藏公路文化体验馆,切身感受这部属于中华民族的壮丽奋斗史诗。
走进体验馆,醒目的青藏公路G109零公里起点巨大雕像首先映入眼帘,磅礴气势无声诉说着这条天路的伟大与震撼,更激荡起队员们心中作为中华儿女的深切自豪。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身着统一队服的队员们在此驻足,用合影定格青春对历史的致敬。
步入展馆,老师深情并茂地向队员们阐释了不朽的“两路”精神内核:“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这铿锵有力的箴言,为后续的参观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深入展馆内部,青藏公路波澜壮阔的发展史如同一幅气势恢宏的画卷在队员们面前徐徐展开。一个个矗立的历史里程碑,无声地诉说着中华民族“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磅礴勇气与改天换地的伟力,深深震撼着每一位队员的心灵。馆内精细的青藏公路沙盘模型图,则让队员们更直观地理解了这条“天路”在“世界屋脊”上创造的工程奇迹及其背后难以想象的艰辛。
参观结束后,队员们心潮澎湃,纷纷结合所见所感畅谈体会:
一些实践队员感慨道: “站在‘零公里’雕像下,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慕生忠将军带领筑路大军用血肉之躯在生命禁区凿通天堑的故事,让我深刻理解了什么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不仅是公路建设史,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团结奋斗的精神丰碑!”
还有一些队员动情地分享: “展馆里那些简陋的工具、泛黄的照片和感人的军民鱼水情故事最具冲击力。在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各族军民并肩作战,用‘甘当路石’的奉献精神铺就了这条生命线、团结线。这生动诠释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深刻内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鲜活的教材。”
大家的畅所欲言也让一些队员深受启发: “青藏公路模型让我震撼于工程奇迹背后的智慧与牺牲。它不仅是一条物理通道,更是连接汉藏、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作为新时代的‘交通人’后备力量,我们更应传承这份‘顽强拼搏’的精神,学好本领,未来为祖国的交通强国建设和边疆民族地区发展贡献力量。”